科技行業分析師本·湯普森(BenThompson)今天撰文稱,三星最近發布的疲軟業績預期并不出人意料,完全符合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三星發布令人失望的業績預期后,最令我吃驚的不是這條消息本身,而是竟然有那么多人對此頗感意外。智能手機市場的確規模龐大,但只要掌握以下幾點,它的走向也是完全可以預測的:
——所有人都將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我認為這沒什么爭議,但卻很重要,因為與這一事實有關的一些影響似乎并非顯而易見。
——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優先考慮價格:由于手機是一種需求,而非一種渴望,導致這種產品的平均售價面臨著巨大的下行壓力,原因有二:
1、通常不會購買其他消費電子設備或其他計算設備的低收入群體,將成為手機市場的一部分,并將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而不得不選擇低價機型。
2、對其他消費電子設備或其他計算設備不感興趣的較高收入群體,也將成為手機市場的一部分,并將依據自己的選擇購買低價機型。
綜合以上兩點,手機的平均售價肯定會降低,而且會不斷下降,而高端市場的百分比相對較小。
——絕對數比百分比更重要:盡管人們會不自覺地用百分比來評估市場,但絕對規模卻更加重要。以蘋果為例,雖然很多人都會關注該公司在2013年的份額“只有”15.5%,但實際上,要評估iPhone的活力,更重要的是關注其1.534億部的銷量。這一數字足以支撐iOS的生態系統,百分比在這里沒有多大意義。
——高端市場始終存在:手機之所以會如此普及,是因為它可以隨身攜帶、獲取信息、彼此溝通。出于同樣的原因,總會有一部分人愿意購買高端產品。雖然與汽車類比有些夸張,但卻不無道理:與汽車一樣,手機用戶也看重外觀、性能和體驗,但這兩種產品同時也都充當了身份的象征,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從絕對價格來看,高端未必意味著高價:這同樣可以拿汽車作為對比對象。在美國買一輛奔馳汽車的最低價約為2.99萬美元。雖然已經很便宜了,但卻是一部iPhone5s的46倍。誠然,iPhone 5s的價格是MotoG的3倍,但其絕對價差只有500美元:如果是購買一輛最便宜的奔馳汽車,以同樣比例計算出的絕對價差就會達到2萬美元。
——低端手機品質迅速提升:MotoG是一部優秀的手機,足以滿足多數人的需求。但這卻沒有什么了不起,尤其是對亞洲用戶來說,那里還有更多價格更低、性能更強的手機——很多都采用了聯發科的芯片。另外,整個供應鏈也在不斷完善,從而降低了智能手機的芯片價格,即使是最廉價的產品,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內容豐富的應用商店是重要籌碼:我所謂的內容豐富的應用商店,僅限于蘋果App Store和谷歌(微博)Play Store。雖然WindowsPhone和亞馬遜Fire的應用商店也吸引了一些大牌開發者,但“八二定律”(具體到應用市場,指的是所有應用商店都瞄準了可以滿足80%需求的那20%的應用)的問題在于,真正的差異恰恰體現在剩余的20%的需求上:這20%的需求對任何一個用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部分。誠然,有些用戶并不在乎,但這往往都是超低端用戶,無法給你的生態系統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
——運營商很重要,至少在高端市場如此:很多用戶都很忠于自己的運營商,發達市場尤其如此。只有當某款手機支持其偏愛的運營商網絡時,才會成為他們的選擇。另一方面,在人們隨意更換運營商(或使用雙卡雙待手機)的市場里,用戶的收入往往很低,高端領域的容量往往也很小。
——屏幕尺寸很重要:屏幕尺寸似乎已經成為影響手機選擇的重要物理因素。雖然大屏幕手機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相對較小,但在高端市場的占比卻比較高。
——系統很重要:多年以來,分析師都以相同的眼光看待電腦,而不考慮它們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統。如今,也有很多分析師以同樣的態度對待手機。我個人很不認同這一觀點:如果不承認蘋果通過軟件實現了硬件的差異化,那就很難對蘋果展開真正有意義的分析。事實上,很多人之所以購買iPhone和Mac,正是看重它們搭載的操作系統;另外,這些操作系統只能運行在蘋果公司的設備上。未能認清這一事實,幾乎已經成為所有唱衰蘋果言論的思想根源。
系統差異可以延伸到應用領域。雖然應用商店的內容豐富程度十分重要,但高端用戶同樣很看重應用品質。從這一點來看,iOS仍然遙遙領先Android。我認為原因有三:
1、AppStore的變現能力更強,尤其是在非游戲領域。
2、由于iOS的碎片化程度較低,降低了它的應用開發難度。
3、希望創造一流應用的開發者和設計師更有可能使用iOS。
盡管Android正在憑借游戲內購模式努力追趕,而iOS的屏幕尺寸也增加它的開發難度,但上述因素都不太可能消除。
正是最后一點,使得三星業績疲軟的消息完全在意料之中。三星之所以能夠構建業績不俗的高端智能手機業務,是通過以下幾種措施:
——兼容幾乎所有運營商。
——探索大屏手機市場。
——推出了性能不俗的低端手機。
這三項因素要么已經消失,要么正在消失:
——經過兩年停滯后,iPhone在全球的普及范圍已經大幅增加。
——正如上文所說,低端硬件與高端硬件之間的差距正在消失。
——很多廠商都已經進入大屏市場,iPhone很快也將跟進。
在中國,三星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他們花費數十億美元構建起來的品牌影響力和分銷渠道,似乎已經不是市場新秀小米的對手,后者幾乎無需額外的營銷和渠道成本便能銷售大量的手機。雖然這個問題主要限于中國市場(我對小米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前景表示質疑,但更看好聯想),但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所以影響仍然不容小覷。
最后,三星的根本問題在于,他們的軟件系統沒有多少差異性,這就意味著他們從長期來講只能打價格戰。從這一點來看,三星似乎應該提前向現在的惠普或戴爾取經。
事實上,智能手機的確在沿著PC的老路發展:只有真正擁有自己操作系統的硬件廠商才能獲得超額利潤,而其他企業只能自相殘殺——唯一獲利的只有他們賴以生存的軟件系統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