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山州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一五”以來,文山州以農村公路“兩通”工程和通村路硬化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一年比一年大,管養力度一年比一年強,受益群眾一年比一年多。到去年末,全州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1.2萬公里,鄉村暢通率達99%,建制村通路率達98%,自然村通路率達92.2%,農村交通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十一五”以來,文山州共爭取到國家農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26億元,帶動全州累計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42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6萬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截至2013年底,全州公路通車里程(納入省級管養里程)1.5萬公里。全州104個鄉(鎮、街道)中,有103個通瀝青(水泥、彈石)路,通暢率達99.04%;947個建制村中,(社區)有932個通公路,通達率達98.42%,其406個建制村公路實現路面硬化,通暢率為42.87%;在1.38萬個自然村中,有1.27萬個已實現通公路,通公路率達92.2%。今年,共向國家和省申報農村公路建設項目239個,申請補助資金5.34億元,上級共下達補助資金4.94億元。 1月至7月,全州續建和新開工建設農村公路項目165個2144公里,完成投資7.5億元,同比增長102%。
在加快建設步伐的同時,全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也逐步得到加強。尤其自2007年省政府結合燃油稅費改革,出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7351”補助政策后,文山州于2008年全面推開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在全州102個鄉鎮設立農村公路管理所,明確縣級按比例配套養護資金,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管養分離措施,成立了養護公司,將全州102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所統一更名為交通運輸管理所,又全面推行養護管理“以獎代補”政策,充分調動起了鄉鎮養護積極性。2012年以來,在全州開展為期3年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年”活動,努力提高農村公路管養能力。到2013年,省級共安排養護補助資金5230萬元,加上各縣(市)配套資金2140.65萬元,總量達7300多萬元,鄉鎮道經常性年護率達65%、村道43%并建起了兩個養護管理示范縣,16個示范鄉鎮。按照“國省道省管、縣鄉道縣管”的原則,統一接養了480公里省管農村公路,進一步理順了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同時,制定出臺了《文山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嚴格年中、年末檢查考核,全州公路優良路率達86%;同時全力組織實施好大、中修工程,竣工項目驗收合格率達100%。
在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中,為加強安全和質量管理,州政府印發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農村公路建設考核辦法(試行)》,與各縣(市)政府簽訂目標任務責任書,并抽調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督查組,嚴把建設方案關、設計審核關、招標程序關、技術指導關、質量監督關、資金管理關、安全生產關、廉政程序關,分片對全州8縣(市)農村公路建設技術把關,確保了農村公路建設進度和質量、進度與安全施工。2008年起,結合開展了質量年活動,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監督檢查和技術服務,全面推進質量抽檢工作制度化、專業化、規范化,努力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積極開展農村公路橋梁、重要路段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整治、渡口改公路橋和安保工程,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會議還提出了今后農村公路建設的發展目標,即:要加快推進全村公路項目庫內的通鄉油路、通村硬化路建設。到今年底,全州104年鄉(鎮、街道)全面實現暢通;力爭到2017年末,基本實現鄉鎮暢通率、建制村暢通率、自然村通達率3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