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島港口的金屬融資騙貸事件對銀行金屬融資業務造成了沖擊,導致鎳出口意外跳增,并推遲了對全球鎳供應短缺出現時間的預期。
來自中國的出口推動全球鎳庫存升至紀錄高位,打亂了對鎳供應料最快明年將出現短缺的預期,該預期在印尼1月實施礦石出口禁令后,一度推動鎳價大漲。
礦石出口禁令是印尼以扶植本國加工業來留住更多礦業財富的戰略步驟之一。投資者押注中國的不銹鋼廠將在印尼產業馬力全開前出現原材料短缺,到時候鎳價勢必會大漲。
“市場變得非常看多。他們看多的原因仍然成立。但現在他們在關注所有這些從融資交易中流出的金屬,”墨爾本澳洲聯邦銀行(CBA)的分析師Lachlan Shaw說。
“這沒有改變明年鎳將出現短缺的理由--主要因為中國鎳鐵合金行業沒辦法獲得礦石,因為印尼的禁令擺在那兒,”他說。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國
中國不銹鋼廠依賴印尼礦石來生產含鎳生鐵(NPI),這是精煉鎳的廉價替代品。而出口禁令導致鎳價在5月前跳漲50%。
但青島港口的融資丑聞推翻了明年之前全球供應不足的預期。6月時,據悉有公司使用虛假倉單,通過同一批金屬獲取多筆擔保貸款,丑聞就此爆發。
四個月過去了,這件大宗商品融資丑聞仍在市場余波未平。
“我們已經將部分鎳運出中國。目前沒有需求,因為青島港口事件后太難獲得信用證,”一家新加坡交易商稱。
6-8月,中國鎳出口跳增至逾5萬噸,較1-5月出口量接近翻倍,自6月中旬以來也推動LME庫存上升約四分之一至創紀錄的359,166萬噸。
同時交易商稱,馬來西亞的鎳全板負極板(full-plate cathode)升水也大跌至約10-15美元,8月中旬時為60-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