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了解到,該所開盤6個月以來,已累計交易各類稀土產品現貨近1萬噸。
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明介紹說,該所自今年3月28日開盤以來,到9月下旬已累計交易各類稀土產品現貨9700多噸,總交易額約17億元。
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是我國首個全國性稀土產品現貨電子交易平臺,由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華指數(北京)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企業和機構聯合出資發起成立,股東涵蓋國內主要的稀土生產企業。
“主動來談合作的企業、機構挺多,目前會員已經增加到90多家,行業覆蓋面持續擴大。”顧明說。
按照規定,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將開展稀土現貨交易,不開展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倉單交易。目前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設計了“E現貨”(即電子商城)交易、現貨競價交易和現貨掛牌交易三種交易模式。“如果能爭取到的話,未來我們還想推出期貨交易模式,因為期貨對市場走勢的風向標作用更強”,顧明說。
稀土被譽為“新材料之母”,廣泛應用于光學、電子信息、核能、航空航天等高技術產業領域,是珍稀的戰略資源。長期以來,中國支撐了全球約90%的稀土產品需求,卻缺乏對稀土產品的定價權。
“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運行后,廠商都在一個平臺上交易,可以借助規范的現貨交易模式和市場信息發布機制,逐步改善企業報價不規范、不統一的現狀,規范買賣雙方的市場交易行為,從而增強市場交易的透明度,完善稀土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楊占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