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9日凌晨消息,媒體周二報道稱,德國戴姆勒集團正計劃在本周晚些時候的廣州車展上推出全新的梅賽德斯邁巴赫豪華轎車,雖然有分析師在這款新車的世界首發儀式之前警告說,中國過去十年的豪車銷售火熱局面即將結束。
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規模讓戴姆勒集團,以及捷豹路虎這樣的競爭對手無法忽視。為了在豪華車需求降溫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提供更多的折扣,這些豪華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或者是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產能。
在中國政府反奢侈的行動在兩年之前開始以后,對消費者喜好的快速回應已經是豪華車制造商生存的關鍵。IHS汽車的預測顯示,到2018年的時候,豪華車銷售的增長速度會放緩至5%,而在過去十年間,這個數字的年均值高達30%。
捷豹路虎首席執行官施韋德(Ralf Speth)在上個月前往成都視察公司的首個海外工廠時說,“我們希望有可持續的增長,有質量的增長。這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的游戲。”
將業務本地化可以幫助豪華車制造商更快地響應變化中的市場趨勢。它們還能得以規避高額的進口關稅,讓產品定價更有競爭力。
雖然經濟增長放緩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慢程度,但是外國車企在中國推銷高檔汽車的熱情毫無淡化的跡象。福特汽車公司于10月在中國推出了林肯品牌,大眾集團計劃在2015年的時候將豪華品牌引入中國。
但是售價超過200萬人民幣(326632美元)的超豪華車類,市場規模則是大幅縮小。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認為,這個市場銷售在未來五年都不會有什么增長。
與此同時,路虎和寶馬等稍微便宜一點的高檔品牌,銷售量的增長也有放緩的跡象。居住在上海的Robin Lu就將年內把已經有九年歷史的一輛雪佛蘭升級為寶馬的計劃推遲了。經營一家咨詢公司的他說,“經濟不好,我曾經有二十多客戶,但是現在他們中的很多已經離開,特別是制造業和奢侈品行業中的客戶。”
部分汽車經銷商說,隨著經濟的降溫,顧客們也在尋覓更低的價格。一名在香港上市的經銷商集團的高級經理表示,“有些能夠承擔得起豪車,有計劃買豪車的人,現在也改變了態度,拿著錢觀望一段時間。”
隨著通用汽車的凱迪拉克和日產汽車的英菲尼迪等豪華品牌開始本地生產,另一個可行的策略是出售更小,或者入門級的豪華車。
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在上海的業務主管安德烈亞斯-格雷夫(Andreas Graef)說,縮小規模的趨勢正在蔓延到超豪華車市場,“你可以看到小一號的勞斯萊斯,更小一點的賓利,你可能很快就能見到小號的瑪莎拉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