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是有史以來最難的年景,數百萬畢業生將不得不面臨殘酷的就業大考。當然,要想贏得職場開門紅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伊利天津乳制品廠任曉鑫的故事,或許能給大學生們一點啟發。
2012年即將畢業的那段日子了,任曉鑫意識到自己到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關頭:如何選擇一份稱心的有發展前景的工作?根據自身的現實情況,任曉鑫決定尋找一個大型企業的基礎崗位來作為磨煉自己的平臺,隨著伊利集團校園招聘的開始,伊利便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了任曉鑫的眼里,憑著自己大學所學的知識,及面試的坦誠,任曉鑫順利地進入到了伊利天津乳制品廠。自2012年畢業一年來,她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崗位,還走出了平穩的職場路,更在短時間內找到了晉升的“捷徑”,為職場上升開了好頭。
初入職場,要選好未來準備長期發展的區域,即做好職業規劃,有目的有計劃的往前走,瞄準目標深扎猛扎。第一步一旦選準,就能走得比別人更快更平穩,堅持在一個平臺上穩住,切勿頻繁跳槽,使職業路線多波折,時間都浪費在彎路上。任曉鑫的目標就十分明確:立足本專業,站穩大企業的基礎崗位。
無論選定哪個企業,都沒有十全十美,但誰說笑到最后的不是勝利者呢?職場進步的大原則是眼光放長遠,各種福利條件都有固然好,但企業平臺是否能完美匹配自身深遠發展的目標才是根本,如若前景值得期待,則吃一時“小虧”無傷大礙,暫且忍下,放棄“閃”念,成為笑到最后的人。任曉鑫的崗位有諸多限制,但她堅持住了,之后發現工作提供的空間遠不止最初看到的。
無論從前拿過何獎、獲得何榮譽,都是過去,職場是全新起點,90后要敢于把自己“倒空”,留出接收空間,向前輩學習當好徒弟,同時也要敢說敢做,才能以新鮮的想法和創新的實際行動給成功加碼。任曉鑫在學校學得很好,但她知道到企業是實踐來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年輕是90后的一大優勢——接受事物能力強,工作易上手,根據各用人單位的反映來看,踏實肯干的90后因為學習能力強,思維新潮活躍,往往比老員工更受歡迎,90后應利用好自身優勢,迅速成長為一把好手。在一年內,任曉鑫苦練技術,磨練管理技巧,在崗位上成長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這都是目標準確,不怕吃苦、鍛煉自己的成果。
習總書記指出,要樹立良好的心態,并從基礎崗位做起,自信地投入工作,鍛煉能力為先,在歷練中逐步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為重,就一定能平穩讀過難關。這句話恰恰是任曉鑫贏得開門紅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