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三個月之后,武昌魚還是未能“曬”出重組方案。上周五,武昌魚發公告稱,因標的資產與交易各方尚未達成一致意見及交易標的資產轉讓所需的一些審批尚未完成等因素,決定延遲復牌。而這已經是武昌魚繼8月之后的第二次延遲復牌。
武昌魚表示,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為礦業公司,公司擬向目標公司的股東定向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標的公司100%的股權,同時擬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人之外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資金金額不超過本次交易總金額的25%,配套資金將用于完善標的公司的產業鏈及補充流動資金。
早期為了轉型礦業,武昌魚已有多次嘗試。早在2012年5月,武昌魚就曾宣布欲收購黔錦礦業。不過,后來公司稱“擬注入資產黔錦礦業無法取得相關必要文件”,重組隨即終止。去年重組事項上會,本已獲有條件通過,此后卻因武昌魚提交的反饋材料被認定“存在重大未落實事項”,而被迫再次上會,最終未能獲得通過。
屋漏偏逢連夜雨,武昌魚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虧損800.40萬元,上年同期公司虧損1163.62萬元。照此下去,武昌魚面臨戴帽的危機,加上投資者“索賠”風波,雖然武昌魚的重組方案曾被市場寄予很大期望,但遲遲未能露面的重組方案讓市場逐漸質疑武昌魚能否挨過這一關。
按照上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虧損,股票將被進行特別處理,即被ST。在主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重組也許是武昌魚被避免ST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