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樂主席陳卓賢涉嫌賄賂云南當地官員而被檢方監視居住一案正在進一步發酵。10月16日早間,雅居樂公布,收到云南騰沖項目公司總經理通知,上周六(即10月11日)收到公司執行董事黃奉潮及中紀委1名官員電話,要求協助有關官員了解和調查項目公司。項目公司總經理本周一(即10月13日)曾與有關官員及騰沖地方官員會面,提供項目公司的成立、土地收購、項目規劃、開發和銷售等資料。
雅居樂在公告中透露,目前公司已無法與黃奉潮取得聯系,公司已委派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及中國華南區域主管梁正堅,接替黃奉潮負責云南省及海南省房地產開發項目。
而為了緩解迫在眉睫的債務壓力,雅居樂16日還公告稱,將重啟10月10日暫停的供股集資計劃,改為每8股供1股,發行4.35億股,供股價每股3.8港元,集資凈額約16.35億港元,該筆融資將用于替代集團12月即將到期的一筆銀團貸款。
一連串的動作表明,這家成立已有22年的地產企業正在面臨其發展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主席被控、再融資風險加劇,已經連續三年未能完成預期年度目標的雅居樂,此番能否順利過關?
主席被控
對于地產界華南五虎之一的雅居樂而言,今年的國慶黃金周是多事之秋。先是10月3日一位港澳商人在網上“發難”,指雅居樂大股東是某位貪污被查的前高官。當天,雅居樂股票以涉內幕消息為由緊急停牌。四天之后,雅居樂在官網發聲明稱,集團在香港上市是通過聯交所嚴格規范的途徑進行,股東架構已清晰披露;上述指控荒謬失實,將保留法律追究責任。
但事情并沒有因此結束。就在雅居樂發布澄清公告的10月7日當天,一個更為重磅的消息開始在市場流傳:雅居樂主席陳卓林已失聯。面對傳媒查詢,雅居樂投資者關系部門以“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為由謝絕了媒體的求證。
一直到10月10日,陳卓林失聯的消息才被雅居樂證實。雅居樂地產當天連發三份公告稱,集團主席陳卓林于9月30日被云南昆明檢察院采取了監視居住措施,作為應對,公司調任非執行董事陳卓賢及陸倩芳為執行董事,署理聯席主席及總裁,以協助陳卓林履行其董事會主席及總裁的職責及責任。
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能就陳卓林事件作出更多解釋的雅居樂在資本市場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當天復牌的雅居樂股價一度狂瀉30%至3.3港元/股,多家投行發布看空報告,下調雅居樂評級。在官方以及雅居樂方面都未能披露上述案件詳情的背景下,坊間普遍猜測,陳卓林被查或與雅居樂在云南項目上對當地官員的利益輸送有關。
2011年就已進入云南市場的雅居樂目前在云南布局有四大項目,分別位于西雙版納、瑞麗、騰沖、昆明,總計劃用地面積7.4萬畝,規劃總投資額高達600億元,截至目前,雅居樂在云南的土地及工程建筑等主要資金投入已有約30億元,錄得預售金額約10億元,其中,騰沖、瑞麗項目仍在銷售和開發建設,西雙版納項目則將于近期開盤銷售。
事實上,由于部分項目涉及圈占耕地以及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雅居樂在云南的項目甚至遭到國家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聯合通報。今年以來,云南官場風聲鶴唳,包括云南省委前書記白恩培、昆明市委原書記張田欣、云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等多位高級別官員涉嫌嚴重違紀被中紀委立案調查。來自當地紀檢部門的消息顯示,相關部門調查張田欣之時,有證據指向陳卓林。
“可以確定的是,陳卓林先生被暫時指定居所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雅居樂投資者關系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雅居樂發展22年已進入成熟運營期,而陸倩芳女士以及陳卓賢先生也均為雅居樂創始人,故不會存在管理空檔期。
再融資風險
在公布陳卓林被檢方監視居住的當天,雅居樂還宣布,由于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將供股文件寄發予股東,集團將取消9月份提出的按5∶1比例實施的供股集資計劃,上述涉及27.5億港元的集資計劃將不會進行。
按照原計劃,該供股集資所得將用于替換雅居樂一筆12月即將到期的4.75億美元銀團貸款,取消供股計劃,意味著雅居樂需要在短期內尋找到新的替代融資計劃。
“從2011年開始,雅居樂的業績就一直不如預期,盈利增長乏力,負債卻在急劇增加,取消供股計劃將令雅居樂的財務嚴重受壓。”一名基金經理認為,雖然陳卓林失聯消息震撼,但供股失敗對雅居樂的實際影響會更大。
數據顯示,已經連續3年未能達成銷售目標的雅居樂,今年的銷售情況仍然不甚理想。截至今年9月底,雅居樂完成的合約銷售額僅為286億元,只相當于全年目標約60%,與480億元的銷售目標相比仍然相去甚遠。另一方面,雅居樂截至今年6月底負債比率為82%,短期債務規模約為150億元,無限制現金余額僅為76億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融資已經是雅居樂迫不得已的選擇。盡管雅居樂方面一再向記者強調,是次終止供股計劃與陳卓林被指定居所居住沒有任何關聯。“供股擱置是因為未能按原定時間表進行,是技術上的問題。”
但該事件之后,雅居樂股價已經跌近20%,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在當前的股價下,若雅居樂還需按照5:1的比例進行供股,不僅成本有所提高,還極有可能受市場冷遇。
顯然,雅居樂短期內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16日,雅居樂公布了重新調整后的供股計劃。在該計劃當中,雅居樂的供股比例從原來的5:1改成了8:1,供股價每股3.8港元,較前日收市折讓約8.65%,集資額則大幅縮水至16.35億港元,同時,上次計劃供股包銷商匯豐、渣打與BNP也沒有出現在包銷商名單中,而是由陳氏家族信托成立的Top Coast Investment Limited出任包銷商,全力承擔包銷。
事實上,為了應對此輪供股,陳氏家族成員在國慶期間就開始緊急籌措資金,雅居樂董事陳卓南及其妻陳小娜甚至出售了香港太子、灣仔及西環的三個鋪位套現逾25億港元,在公布本輪供股計劃前,大股東陳氏家族已準備好2億美元現金。雅居樂財務總監張森透露,該筆款項兩日內即可抵達本港銀行賬戶,用于供股或訂立股東貸款協議為公司注入資金。
針對市場對于雅居樂資金鏈條的擔憂,張森也表示,集團目前手頭現金約78億元,營運資金所需暫時會以內部資源應付,未來將會靠新項目增加現金流。
去家族化之難
根據雅居樂此前公告顯示,雅居樂與恒生、匯豐等5家銀行簽訂的多份貸款協議中,均有陳卓林必須擔任集團主席的附加條款,如果陳卓林先生因故需要辭任,按照協議,銀行有權提前收回貸款。這意味著,一旦陳卓林因賄賂案入罪,雅居樂的上述貸款就存在違約風險。
對此,雅居樂方面回復稱,陳卓林先生現時依然是集團主席,不存在違約問題。現時,集團管理層也正積極與相關銀行進行溝通,冀望將有關條款更改至跟其他貸款協議條款一樣,即若陳卓林先生不擔任主席,需要由(1)陸倩芳女士擔任董事會主席;(2)陳卓賢先生擔任董事會主席;或(3)陸倩芳女士及陳卓賢先生擔任董事會聯席主席。目前銀行方面正進行審批,結果還有待確認。
雅居樂目前正在積極消除“董事長風波”給公司運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雅居樂去家族化的努力卻可能面臨變數。
今年3月底,雅居樂對集團管理架構進行了大調整,大股東陳氏家族的多位成員退出核心決策層,包括原執行董事陳卓賢、陳卓喜、陳卓南三兄弟及陸倩芳(董事會主席陳卓林妻子)調任為非執行董事,而職業經理人代表、雅居樂副總裁黃奉潮、梁正堅及陳忠其被獲委任為雅居樂的執行董事。
作為一家家族化色彩濃重的房地產企業,雅居樂此次提拔職業經理人進入董事會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贊譽,被視為其管理架構的一次重大提升。
然而,隨著陳卓林、黃奉潮卷入賄賂案風波,雅居樂的管理層遭遇重創,已經“退居二線”、擔任非執行董事的陳氏家族成員陸倩芳以及陳卓林之弟陳卓賢不得不重新出山,調任為雅居樂執行董事,同時署理聯席主席及總裁,以協助陳卓林履行其董事會主席及總裁的職責及責任。
隨著黃奉潮也在配合官方調查,雅居樂董事局中職業經理人團隊的力量顯得更為薄弱。
雅居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管理架構“去家族化”是得到董事會支持的戰略,是大股東的一致決定,不會因為“董事長風波”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