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中立性還是市場主導,繼續博弈
2015年,網絡中立性將成為業界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政府和管制者大多都期望互聯網自身就能實現良好的運行,不管他們是因很難對互聯網進行控制才這么說,還是他們害怕業務提供商限制互聯網接入。爭論的焦點是:網絡中立性將成為互聯網獨立的最大威脅,是或否?
爭論的一方認為:提供低質量的服務、比競爭對手價格更高的服務無疑是商業自殺;另一方認為:業務的質量和速度直接與基礎設施投資水平相關。業務提供商支出越多,提供的業務就越好,這是對提供不同業務投資的正確補償。2015年,圍繞這一爭論仍將繼續。
二、運營商面對話音收入下降,如何解決刻不容緩
隨著話音業務收入的持續下降,數據業務的迅速發展,將促進通信業務提供商更快地引入新的商業模式;具有高邊際的話音業務將被低邊際、數據導向的收入所替代;將拉動對低成本的、全IP基礎設施的投資;運營商會認真考慮對運營進行結構性和功能性的分離;成為具有高容量、低邊際效益的智能管道批發商,將成為網絡運營商追棒的模式;運營商的高端用戶和側重企業用戶的部門會分離出來,成為虛擬網絡運營商,使運營商得以一方面應對來自市場新進入者的競爭;另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各種數字業務。
三、電信運營商加快轉變,綜合業務提供商是替代模式
10年前,臉譜才剛剛起步;Twitter在8年前還沒出現;5年前,人們看到tablets想到的還只是藥片。數字技術的爆炸性發展,給通信業務提供商帶來的機會,這一機會就是:從被消亡者轉變成為消亡它人者。隨著數據業務大幅度增長,通信業務提供商可利用它提供更好的業務和獲得新的發展商機。
2015年,通信業務提供商可借助大數據,轉變經營和推出新的解決方案,實現向綜合業務提供商的過渡。市場新競爭者對通信業務運營商的轉型也會帶來促進,特別是成熟的市場,迫使他們改變定價體制和用戶體驗等。通信業務提供商還會采用跨平臺、跨裝置和跨業務方式,實現轉型。
四、移動運營商需要蛻變,自身轉變和改革最重要
移動業務提供商目前面臨很大的沖擊,一方面是傳統市場日趨飽和;另一方面是來自OTT的競爭。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他們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速創新、以用戶為中心、實現開源的虛擬化等。但他們往往忽略文化變化、員工技能的提升、運營環境的改變和轉型等問題。
其中文化變化是必須面對的最大,需要組織內各層面管理水平的提升。新文化的催生,需要有清晰商業目標和發展計劃。例如:運營KIP需要從側重基礎設施平臺優化,轉向對用戶體驗的管理。
技能提升是有效的方法,需要改善的技能包括:更好支持用戶的縱向銷售技能,有助于刺激文化的改變;對數據的掌控和分析、數據分析平臺的使用;IT與網絡技術融合的技能。
五、四大領域支撐移動市場,發展不可小視
2014年,是移動支付年,也是數字金融業務年。在歐洲和美國,無連接卡已實現了突破發展。數字投資和借貸業務在一些國家已成為銀行業務的替代。
2015年,移動發展的四大關鍵領域將是:一、移動和無線支付—不僅手機,無連接卡、智能卡等成為新的支付方式;二、租借、投資和轉賬數字業務—改變傳統的金融價值鏈,以及旁路的非增值中間人;數字銀行—會出現全數字化銀行,所有的經營以在線方式規劃和實現;支撐業務—所有的數字業務可生成許多數據,可利用這些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六、統一通信市場方興未艾,發展空間不小
隨著大企業、中小企業采用新的購買、部署、管理其商業通信技術方式,統一通信解決方案和業務也發生了變化。基于云的通信業務是引發這一轉變的根本,運營商、制造商、系統集成商、轉售商成為提供各種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的主體,使基于云的統一通信業務更好、更可靠、更廣泛。
2015年,統一通信市場將有以下特點:一、統一通信市場被幾家大企業所主導。二、企業不再只是對基于云的統一通信業務好奇,而且開始投資。三、視頻會議技術對企業的吸引力很大,但如何實現不同系統、應用和業務間的交互變得至關重要。四、基于云的可視會議業務市場越來越多樣化,運營商需通過合作、收購和內部調整,引入新的業務適應這種多樣化需求。新一代的提供商需通過差異化業務占領市場,通過與其它通信解決方案的集成,為企業提供所需服務。
七、運營商需要尋找新的收入流,物聯網是選擇之一
今天,電信運營商正在經歷ARPU的下降、高用戶流失率和來自OTT的競爭,急需尋找新的收入流。
不久的將來,連接裝置的數量將超過手機,物聯網將成為新的市場商機,為此,電信運營商需要重新考慮現有的商業模式、設計新戰略,以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
運營商需要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擴大對物聯網產業鏈的影響力,為推出物聯網業務和提供端到端的集成提供平臺。運營商發揮的功能將不再只是傳輸,而是驅動者、集成者和業務提供者。需要了解物聯網產業鏈各環節的作用,通過合作實現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