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安全引關注 “雙重標準”遭質疑
“致癌門”下百事能否可樂
近期,美國環境健康中心的有關聲明再次掀起百事可樂致癌風波的高潮,而此次百事可樂的回應,使消費者擔心該企業執行了中美“雙重標準”。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4日報道,美國環境健康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說,2013年6月,該組織在加州以外的10個州購買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飲料,并委托獨立機構對這些產品進行檢測,結果發現百事可樂樣品中均含有較高水平的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4-MEI),并且含量是加州規定安全水平的4到8倍以上。
7月4日當天下午,百事可樂公司回應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和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國家及地區監管機構,都認為百事可樂食品和飲料中的焦糖色素安全。百事可樂公司同時表示,其焦糖色素的供應商們正調整生產工藝,以降低焦糖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美國加州以外的地方將會在2014年2月完成這一工作。
同日,百事公司大中華區方面就被指含致癌色素一事發表聲明稱,百事的食品和飲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并表示百事產品的配方將不會改變,消費者所熟知的百事可樂口味也不會有變化。聲明說,百事公司高度重視產品安全,并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百事公司在中國的飲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素符合所有地方法規要求。百事公司的產品一直是安全的,消費者盡可放心享用。
由于這并不是百事可樂第一次陷入“致癌門”風波,致使此次事件發生后百事可樂被輿論指責“言而無信”。早在2012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就曾報道,美國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稱,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蘇打飲料中,發現高水平有致癌風險的4-MEI。《金融時報》指出,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2012年3月表示,它們正要求供應商更改相關成分的生產流程,以降低4-MEI含量。
目前,對于4-甲基咪唑的安全性,業界仍有爭論。美國飲料協會2011年曾發表聲明稱,這種物質不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會致癌。2012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說,一名消費者每天要喝1000多罐可樂,才能達到在實驗室中誘發老鼠患癌的劑量。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家透露,關于可樂的添加劑焦糖色素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今年被列為優先評估項目,他們將對食品中焦糖色素添加的限量,統一作出修訂。
據了解,在我國現行食品質量國標中,可樂中焦糖色素沒有限量標準,只規定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家王華麗表示,可樂中添加的焦糖色素,主要起到著色劑的作用,但添加多了,對口感會有影響。因此,可樂企業為了產品品質,不會隨意過多添加焦糖色素。
可樂巨頭百事陷入使用可致癌焦糖色素的風波,但在問題處理上卻再度顯示出對中國消費者的“特殊性”。營銷專家李志起認為,跨國公司應該秉承自己一貫的質量標準,堅守自己的質量承諾,而不應該放松甚至放棄自己對質量的要求,特別是對本土和國外市場的雙重標準,更不利于全球化的推廣。而作為我國相關監管部門,更不應當坐視不理,任由跨國企業隨意執行這種雙重標準。
一位食品專家表示,可樂中的4-甲基咪唑,是以亞硫酸銨為原料生產焦糖色素過程產生的。正因為添加了焦糖色素,平常所見的可樂飲料才為棕褐色。至于其致癌性,他認為只要做到適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公眾不應談化學添加劑就色變,目前國內尚未發現關于4-甲基咪唑的安全問題。但它確實有致癌的可能性。”該專家說。
但媒體采訪中有消費者表示:“現在美國加州都已經立法了,就說明這個物質可能存在風險,作為這種跨國企業,不是應該以消費者的安全為考慮,避免風險不是責任嗎?”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的輿情分析師認為,百事可樂“致癌門”事件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食品安全問題,輿論除了對于百事可樂是否含有致癌物一事關心之外,對于百事可樂公司究竟有沒有在中美兩國間實行雙重標準的問題同樣關心。這也是百事可樂公司在接下來的輿情應對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