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豆瓣謀劃多時的“金羊毛計劃”在今天上線公測。“金羊毛計劃”是豆瓣音樂人打造的、以音樂人作品為載體的在線播放付費項目。音樂人在豆瓣音樂人平臺上展示作品,通過加入“金羊毛計劃”與豆瓣分享廣告收益。目前“金羊毛計劃”的收益標準為,每千次播放音樂人獲得1元收入。豆瓣表示,這項標準并非一成不變,未來官方會根據運營情況靈活調整。
豆瓣音樂人邀請到孔令奇、戴佩妮、痛仰等100位音樂人加入“金羊毛計劃”,成為新項目的首批成員。2008年上線的豆瓣音樂人至今已經吸引到3萬多獨立音樂人,王若琳、戴佩妮等歌手均是其活躍用戶。積累多年的努力在今天得到回報,“金羊毛計劃”就是受益項目之一。
“金羊毛計劃”預計在今年10月正式上線,上線后會向全部音樂人開放。豆瓣稱,“金羊毛計劃”的收益不局限于播放付費,未來還將提供付費下載、演唱會門票銷售和周邊產品銷售等多種營收方式。
企鵝智酷9月初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以CD、磁帶為代表的傳統音樂載體正在消亡,時下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收聽在線音樂,并且消費形式日趨豐富多樣。在數字音樂的消費形式中,單曲下載、專輯下載以及付費訂閱都是主要的消費方式。這么來看,在商業邏輯上,豆瓣“金羊毛計劃”是完全講得通的,至于能否孕育出新的商業模式,就看用戶能否接受這種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