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各樣的核心文化理念中,少有企業把依法依規納入其中。業內人士稱,將法治文化納入到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之中,是化企發展的根基。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對企業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企業間競爭不斷升級,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法治文化應是其重要內容。”中國化工企業文化建設協會副會長溫洪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溫洪表示,市場經濟是風險經濟,對于化企來說,在市場、資金、技術、法律、政策等各種風險因素中,法律風險的防范不但至關重要,而且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堅持依法依規辦企業,將法治文化納入到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之中,是化企發展的根基。
缺失是普遍現象
“我們在開展化工企業文化建設調研時發現,一些化企提出的各種各樣的核心文化理念中,少有把依法依規納入其中的。雖然也有一些企業提出依法治企的口號,但沒有形成文化自覺,不能成為企業文化。這說明,我們一些化企對法治文化建設缺乏普遍認知。”溫洪進一步向中國化工報記者介紹說。
今年6月10日,有媒體刊發報道稱,某央企子公司在陜西榆林市建設的煤化工項目涉嫌重大土地違法,該項目迄今未取得1畝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未批先建;8月下旬,媒體陸續曝出多起化工污染事件,稱有個別化企直接將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外排。而近年來屢屢發生的涉化重大安全事故,大多數是違法違規的結果。
近年來,媒體披露出來的化企重大違法違規案例,包括重大土地違法違規、重大環境污染、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招投標違規、偷稅漏稅等,涉及項目建設、生產過程、危化品運輸、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
“如果說嚴重違法的化企還只是極少數,那么習慣性違規的企業就數不勝數了。有關部門從2013年就開展打擊非法違法活動,進行了一輪又一輪,但企業的違規行為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家大型化企負責人表示。
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環保總監郝軍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企業堅不堅持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大不一樣。以安全生產為例,同樣是安全生產事故,依法生產出事故屬于安全事故,非法生產出事故會被列為刑事案件,因此,所有化企都應該掂量掂量依法依規辦企業的重要性。”
核心是自覺依法
“不少化企法治觀念淡薄是行業違法違規案件高發的主要原因。”溫洪認為,要扭轉這一現象,企業就必須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將法治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因為企業文化的約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把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納入企業文化建設,使法治文化轉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來自外界的、強制性的、被動的法治約束就會變為內在的、自覺的、主動的約束,這種約束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郝軍認為,目前,一些化工企業缺乏安全管理方法,是由于上上下下都在“探索”,不相信自己,覺得只有外來的和尚才會念經,以“變”為常態。員工只能一會往東一會往西,難以形成統一的思想方法,沒有形成一種依法依規的安全文化自覺。在這種狀態下,安全生產就很難抓實搞好。
中國化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已經越來越多的企業出于可持續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需要,更加認識到依法依規辦企業的重要意義,并正在形成一種行為自覺,慢慢將法治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之中。
“我們公司是一家生產黏合劑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建廠20多年,企業從未發生過一起安全環境事故。”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公司董事長劉鵬凱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這得益于公司長期堅持并培育的企業文化。在該公司的企業文化里,遵紀守法、依法依規任何時候都是重要內容,員工普遍認識到安全環保是企業的頭等大事,安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每一名員工都自覺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在平時的工作中自覺消除安全環境隱患。
文化是發展根基
溫洪認為,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完善,特別是社會主義經濟法律體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中國加入WTO,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秩序和法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企業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越來越全面的法律保護,同時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也被越來越多的法律所制約,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正逐漸增加。如果企業不注意法治文化建設,不形成依法依規的文化自覺,企業就有可能因一起違法事件而衰敗甚至消亡。
“最近,有幾類事件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一是多地人民法院對違法排污事件責任人追求刑事和經濟責任,二是有個別企業負責人因涉嫌經濟問題被紀檢部門調查。這充分說明,企業在法治文化建設方面還任重道遠。”一位化工企業文化建設部門負責人表示。
“因為違法造成安全生產重大事故導致主要負責人入刑、企業從此關停的化企不在少數。”郝軍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我國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總體思路是,切實解決好安全生產和安全監管的“擺位”問題,強化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的落實,加大政府監管和部門執法力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追究。這就告訴企業,從安全角度來看,法治文化必須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位化工工程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從項目的建設開始,就應該形成依法依規的自覺,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當前化工工程領域的違法違規問題尤其需要整治,特別是工程總承包作為一項綜合性經濟活動,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非同一般:一是項目規模大、投資多、范圍廣、技術復雜,多數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投資都遠遠超過了企業注冊資本,一次失敗就可能是滅頂之災;二是工程建設領域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實行資格準入制度,一次重大失誤就可能造成企業和個人在工程建設市場的終生出局;三是項目參加者多,一方面一個項目可能需要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單位配合協作完成,另一方面企業內部項目的生產者、管理者眾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違法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