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過后,天氣漸漸轉涼。在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工地上,數千名工人卻正在熱火朝天地抓緊施工,園區內港口碼頭、道路、廠房、輸變電站等工程建設全速推進,一座現代化臨港石化產業基地正迅速崛起。近日,中國化工報記者走進該園區,以探園區的發展秘訣。
發展石化產業 獨具優勢
“古雷發展石化產業,至少有三大優勢。”古雷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曾平西說。在地理位置上,古雷區有非常好的港口條件和淡水資源;在政策方面,享有大陸臺資項目特殊核準政策;另外,古雷長期以農業、漁業為主,開發程度低,人口分布較為稀疏,可開發土地資源多。
據了解,作為以臺灣石化產業為主題的基地,古雷石化產業發展享受國家、省、市一系列鼓勵政策,扶持項目落地;充分利用自身港口、區位等優勢,積極發展石化產業,引進石化上下游產業項目,加快石化產業集聚。如今,一批較大的石化項目已經建設完成,與之相關聯的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或準備開工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有利于產業上、下游延伸,從而形成石化產業鏈,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截至目前,開發區共有工業項目23個,總投資近4600億元。其中,即將投產的項目4個,在建項目3個,已簽約項目7個,在談項目9個。
公共設施建設 穩步推進
在大力推進石化項目建設的同時,古雷開發區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事業,取得明顯成效。
“南2#、南2#-1、南2#-2碼頭已試投產一年多,南2#-3、南2#-4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試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服務項目原料及產成品運輸。”海騰液體化工碼頭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說。上半年,古雷港區危險品船舶進出453艘次,吞吐量307.3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6倍和15.8倍。
“環境容量較大也是古雷開發區的優勢之一,古雷的環境容量可以滿足開發區的排污需要,而遠期和遠景石油類的預期排放量,通過采取嚴格的污染控制措施也能滿足開發區的發展需要。”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藝章說。
近年來,為滿足石化啟動項目投產和其他重大石化項目投建的需要,開發區按照規劃有前瞻性地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07億元,已建成30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1個、10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1個、15萬噸級散雜貨碼頭一個、5000噸級重件碼頭2個;建成90萬立方米的液體化工灌區、疏港公路、18萬噸/日的供水工程、污水排污管道工程、220kv雙回輸電線路工程、工業廢物處置場工程等配套項目。
為建設成為生態型國家級開發區,古雷開發區還對古雷半島的概念性規劃進行國際招標,規劃建設現代化的港城新區,為石化基地提供支撐和配套。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把古雷半島打造成臨港工業發達、宜居、宜商、宜旅游的港城互動型“寶島”。
搶抓機遇 打造世界級基地
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準《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總體發展規劃》,在福建省批復的116.68平方千米范圍內,進一步明確石化基地內煉化一體化項目區、港口及物流倉儲區、公共罐區3個功能區的總面積為50.9平方千米。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進一步明確了古雷石化基地在全國石化產業總體布局中的地位,為古雷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奠定基礎。
據記者了解,圍繞發展目標,古雷開發區將搶抓機遇,按照產業園區化、煉化一體化、裝置大型化、生產清潔化、產品高端化的思路,逐步建成功能分區明確、產業結合緊密、項目布局有序、公用設施完善、資源能源節約、生態環境和諧、管理服務高效、民眾關系融洽的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根據規劃,古雷港區油品和液體化工品的年吞吐量在2015年將達到1000萬噸,2020年以后將超過4000萬噸。
“我們要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為建設世界級石化基地努力奮斗。接下來我們將加快引進臺灣丙烯腈、石化加工以及國內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等一批項目進區落戶,下功夫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進區投資,推進荷蘭皇家孚寶集團早日到資,法國威立雅項目早簽合同,努力實現公共工程配套一體化。”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沈永祥說。據悉,由臺灣七家石化公司所籌設成立的旭騰公司與大陸中石化合資成立的古雷聯合石油化工公司,計劃通過古雷石化業合作建立兩岸一條龍的供應鏈;而漳州也配合推出更多優惠政策,吸引中下游臺商進駐古雷半島,順應臺灣石化業重心西進轉移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