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用卡發卡量排名第一的全球性銀行,花旗銀行不久前宣布撤出市場份額和收入較低11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銀行市場,與此同時也在加大對有潛力的新興市場投入。
花旗中國零售金融業務總裁張凱表示,集團全球性戰略調整不會影響對中國的投入。“中國一直是花旗全球的一個重點市場,花旗中國的零售金融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我們將繼續投資這一業務。” 她說。
近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與萬事達、銀聯合作推出ULTIMA至極黑卡,目標群體是如國內外500強CEO等的成功人士,采取邀約申請制。這也代表著在現有的兩個信用卡品牌之外,花旗中國補齊了一條高端產品線。
在全球范圍內,這是與有“信用卡之王”之稱的美國運通百夫長卡齊名的頂級信用卡品牌。花旗銀行為每位持卡人配有私人顧問提供專屬服務,包括高爾夫免費暢打、機場禮賓車接送、國際機場快速通關等。
花旗中國信用卡與無擔保貸款部總監邱豐凱透露,在已經推出ULTIMA黑卡的印度、新加坡和香港三地,持卡客戶具有平均每人1個月1萬美金的消費實力。在國內,ULTIMA卡的年費設置為2萬元人民幣,額度則在百萬元級別。
張凱表示,中國高凈值人群規模近年已經超過了德國,僅次于美國、日本,并且還有快速增長的趨勢,富裕群體和精英人士都有較大的高端產品需求。其次,花旗中國近兩年已經在信用卡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產品、系統、人員、客戶體驗等方面都已經到位。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引入高端產品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全球范圍內,花旗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截至去年底約為1.4億張居于全球之首。2013年,花旗全球消費銀行業務凈利潤為68億美元。10月14日,花旗集團對外宣布零售銀行業務戰略調整,從哥斯達黎加、皆可、埃及、日本、韓國等11個市場撤出。
花旗集團副總裁、零售銀行業務CEO Manuel Medina-Mora表示,2009年以來,花旗零售銀行業務已經變得更加精簡、高效,盈利能力也在加強。本次業務調整完畢后,花旗將專注于規模和增長潛力較大的市場。
在中國,花旗銀行從2002年開始發展零售銀行業務,2012年9月首次發行了獨立品牌的信用卡。截至目前,已經在華發行信用卡的外資銀行還有東亞銀行、渣打銀行和南洋商業銀行。
由于基數較低,外資行信用卡業務還處于高速發展狀態。
根據人民銀行統計,2014 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發卡量同比增長 15.9%。花旗中國透露,該行同期新增發卡量和累計發卡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倍和3倍,零售總額達到去年同期2.6倍。邱豐凱預計,今年新增發卡量可以達到2013年的兩倍。
花旗銀行中國此次還披露,中國市場平均信用卡消費額度在200-300美元/月,花旗平均達到市場2.5-3倍;市場平均的有效卡率是30%左右,花旗則達到60%。
張凱表示,發卡量或利潤都不是當前花旗銀行中國發展信用卡業務的主要目標,在高端信用卡領域尤其如此。信用卡業務通過品牌影響力、客戶拓展和交叉銷售,有助于推動零售銀行業務整體發展。
“在亞太地區,花旗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利潤已經占到整個零售業務的50%左右,”張凱表示,“希望花旗中國未來也可以達到這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