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黑莓正式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5年5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一財季財報。財報顯示,黑莓第一季度營收為6.58億美元,與上季度6.6億美元基本持平,還出現了2800萬美元的虧損,而上季度則實現了2800萬美元的贏利。
然而就是這份看似數據并不是很漂亮的財報,卻一度推動黑莓股份大漲8%。是為何因呢?
驚喜:營收下滑的勢頭終于遏制
黑莓自從在2013年推出重組計劃后,一直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營收迅速下滑的嚴峻局面。黑莓的營收一直在下降,短短兩年時間就從31億美元一路急劇下跌到2015財年Q4的6.6億美元,幾近于原來的五分之一。
雖然在上季度黑莓實現了贏利2800萬美元,但其業務收入仍環比下跌了16.73%,營收的下跌,意味著業務的大幅萎縮,讓人無法樂觀。
這也是正是投資者最擔心的,倘若黑莓的營收繼續快速萎縮,則它將最終成為市場的棄兒,變得毫無價值。
不過好在這種擔心沒有出現,營收下跌的不利形勢終于得到遏制,2016財年第一財季黑莓錄得6.58億美元的營收,幾乎與前一財季的6.6億美元持平。這是黑莓營收在最近10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企穩。在某種程度上,或可視為黑莓業務到達了谷底、即將反彈的一個信息。
亮點:軟件業務收入大幅提高
一直以來,黑莓的營收可分為硬件、服務,以及軟件和技術授權這三大塊。原來黑莓的營收以硬件和服務為主,但隨著公司轉型,在硬件和服務收入急劇下跌的情況下,黑莓對軟件和技術授權這塊營收寄予厚望,期待能帶動黑莓成功轉型,并走出困境。
然而與人們的熱切期盼相比,在2013年以來,軟件和技術授權這塊營收并沒有得到預期的發展,一直徘徊在每季度6700萬美元左右。
但隨著黑莓近一年多來在技術對外合作推廣工作上的厚積薄發,黑莓終于在上季度迎來了軟件收入的暴發性大增長,實現收入1.37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50%,環比則達到了100%的增長。
軟件和技術授權業務占黑莓總業務的比例,也從2015年Q4的10%,上升到了如今的21%。從當初不起眼的小角色,儼然成為拯救黑莓最具戰略地位和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
最可喜的是黑莓第一季度簽署了2600個營業客戶,其中45%的授權項目橫跨多個移動操作系統,如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黑莓傳統的軟件優勢即將跨平臺地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單價提升銷量下跌,手機業務漸成雞肋
與軟件和技術授權業務的快速增長不同,黑莓手機業務卻依然延續下滑態勢。
2016財年Q1,黑莓銷售手機110萬臺,而上季度的銷售臺數為160萬,下滑3成多。黑莓手機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低,以至于一些國際第三方監測機構,甚至已經不為黑莓單獨分類,將其歸在其他類之中。
由于應用的數量和體驗不佳,黑莓新機型的推動逐漸乏力。即使是曾經創下BB10手機輝煌的Passport,也沒有之前的風光。雖然黑莓BB10現在可兼容安卓應用,但效果卻不好,稍微大點的APP就易出現閃退、無法登陸、卡頓等現象。應用對小眾系統來說始終是個難以爬出的大坑。不客氣地說,手機業務對于現在的黑莓而言,漸漸淪為雞肋。
當然也不全是壞消息。2016財年Q1黑莓手機的單價有所提升,從上財季的211美元提高到現在的240美元。使得黑莓在銷量下跌較多的情況下,依然維系住了與上季度基本持平的業績。
此外,黑莓還與緯創和仁寶達成聯合開發和制造協議,打造電子新設備,范圍超出了其與富士康的合作伙伴關系。就在前幾天,媒體還風傳黑莓考慮在今年11月份推出首款安卓系統手機。各種信息顯示,黑莓并未完全放棄硬件業務,還在努力中。
隱憂:服務收入下跌未見起色
作為三大業務之一的服務業務,是三大業務板塊中下降最快的。與上財季的3.1億美元相比,2016財年Q1僅為2.5億美元,下降兩成,成為三大業務板塊中下降速度最快的一個。這表明黑莓服務客戶總數仍在持續下降,形勢并不樂觀。
由于手頭沒有當前黑莓服務用戶的最新數據,若以人均季花費50美元計,可推測其最新的黑莓服務用戶僅為500萬人左右。這與高峰期7000多萬的用戶總數相比,相去甚遠。也就是說,在BB10推出失敗后,黑莓服務用戶一直在流失。
在程守宗的帶領下,黑莓也積極嘗試在安卓和IOS系統上運行其服務程序,最新的BES12已實現跨平臺作業,但從目前的觀察來說,BES12的推廣并未獲得太好的進展。
對于黑莓而言,服務業務同樣是未來的轉型關鍵,盡快解決用戶流失現象和拓展市場,是其未來的重要任務之一。
營收下滑終于遏制,軟件業務收入增長喜人,硬件業務仍在努力提升中,雖然服務業務仍在下滑,但畢竟慢慢地走出了泥沼地,對于長期煎熬中的投資者來說,這就是難得的正面信息。黑莓總算可以緩上一口氣了,其股價回升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對于黑莓本身而言,現在就稱其轉型成功,則未免為時過早。正如在3月份我評價黑莓2015財年Q4表現時說的那樣,扭虧不易,但轉型尚未成功。未來兩三個季度,我們還可重點關注其軟件收入和服務收入的表現。
未來服務業務若能企穩、實現用戶和營收的回升,同時軟件和技術授權業務能保持持續增長態勢的話,當軟件和技術授權業務達到黑莓總營收的30%以上,成為真正拉動黑莓營收增長的火車頭時,再來確定黑莓的轉型初獲成功更為妥當一些。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