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借殼實現健康產業板塊的上市后,恒大集團在港交所又有新動作。在港上市公司馬斯葛昨日發布公告稱,該集團股票受到恒大與騰訊大手筆購入,兩大巨頭購入股票占馬斯葛擴大股本后權益的75%,這也就意味著恒大與騰訊雙方聯手即將擁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且恒大將成為最大股東。
對于馬斯葛平臺即將承接的任務,市場多有猜測,有聲音認為馬斯葛或將成為恒大新能源業務的承載平臺,而另有聲音則表示,騰訊的加盟為該平臺增添了更多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業務猜想。
恒大為它的新能源產業再次背書?
按照馬斯葛發布的公告,恒大集團與騰訊共斥資7.5億港元購買了馬斯葛股票,認購價為每股0.0061港元,較馬斯葛6月9日停牌前0.285港元/股的價格,股價折讓了97%。雙方聯合購入的普票數量占到馬斯葛經擴大全部已發行股本的75%。港交所信息披露,其中恒大占大頭,涉及資金5.4億港元,約占到馬斯葛擴大股本后56%的股權,騰訊所占股權比例約為20%。
房地產大佬聯手互聯網巨頭吞下一家上市公司,其目的格外引人注目。翻開馬斯葛的官方網站,其介紹稱該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投資及買賣證券、提供融資及制造相關附加物件產品等,此外該公司還在臺灣從事制造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業務,而該業務板塊恰恰與恒大集團去年提出的新能源產業布局不謀而合。
由此業內人士判斷,在折戟借殼國藏集團后,恒大或通過收購馬斯葛,為其新能源產業尋找另一個上市平臺。去年恒大與張家口市簽下太陽能光伏發電重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擬用900億元投建國內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為了滿足該業務板塊的融資需要,恒大啟動了借殼國藏集團實現新能源業務板塊的上市,然而由于商業條件不符合,恒大叫停了收購。
“在國內市場,光伏企業盈利模式仍然不清晰且存在發電并網、終端消納等難題,是典型投資大、回報慢的不確定性行業,因此通過借殼適當透過資本市場集資,可以為恒大的新能源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業內人士稱。
但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作為新興產業,光伏的發展前景被包括中國、歐盟等國家普遍看好,同時中國對光伏業的財政補貼政策,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光伏圈外大型企業的進入。而相對傳統光伏產業,大型企業具有更好的市場營銷和產品管理能力,對于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騰訊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
不過,和此前收購國藏集團不同的是,恒大此次找到了一個實力雄厚的互聯網企業騰訊作為合作伙伴,這一舉動也引發了市場對于馬斯葛未來角色的其他猜想,“首先,兩家企業在確定了合作方向后才會共同出手購買馬斯葛股票;其次,雖然新能源產業備受國家層面及市場關注,屬于朝陽產業,但是從騰訊一貫的投資風格看,似乎未表達過對新能源產業的興趣,因此馬斯葛只是殼公司角色,與其現有業務無關,恒大與騰訊的合作會在其他領域落地。”一位業內人士猜測。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騰訊就曾表示有意與房地產商合作,致力于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打造,稱“如果按照這個方向發展,騰訊未來或會注入相關業務”。由此,業內人士猜測,恒大與騰訊的此次牽手很可能會落在以互聯網為概念、以恒大多元化為基礎的業務范疇上。
“恒大目前的業務涵蓋地產、快消、健康、體育、文化等產業,均有可能與騰訊的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相結合,且每項都是當下的熱門概念,融合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此外,他還進而表示,從目前恒大與騰訊的股權占比看,恒大占據主導地位,騰訊在未來合作中會更多地提供技術支持。
不過,也有市場聲音稱此次合作中騰訊或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據悉,眾安保險董事長歐亞平為馬斯葛股東,該人與馬化騰早已結緣,二人曾聯同太太口服液創辦人朱保國、TCL集團主席李東生等被稱為“深圳幫”。
第三家上市平臺
對于雙方聯手進駐馬斯葛一事,恒大與騰訊雙方還未透露更多信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多元化道路上狂奔的恒大將通過此次聯合收購,添得又一個上市公司平臺。
“恒大通過購買股票在港交所再有動作并不出人意料,因為包括現在的恒大健康以及折戟的國藏集團在內,都是通過借殼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對于恒大而言,馬斯葛仍然是殼公司,未來恒大依然會注入其他資產,實現其他業務板塊的借殼上市。”一位不愿具名券商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稱。
對于注入資產的猜測,除了上述提到的新能源業務外,也有分析表示,礦泉水集團、乳業、糧油都會成為目標。在年初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曾公開表示,房地產行業整體上升速度將會放緩,對于恒大而言,礦泉水、乳業和糧油三大產業將是利潤增長的重頭戲,未來包括健康在內的四大非房地產業務板塊都將獨立上市,地點會選擇香港。
“不過,和此前恒大獨立操作不同,這一次騰訊的加入決定了注入資產的方向,因此是否會聚焦在該三大板塊仍不好說。”上述券商人士稱。
不過,業內人士進一步稱,不論馬斯葛未來會承接何種資產,對于恒大而言又多了一個融資平臺,對其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具有積極意義。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