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系正成為攪動互聯網電視圈的第三股力量。
6月23日,重組后的東方明珠與代工企業兆馳股份,以及青島海爾聯手宣布了互聯網電視戰略。在互聯網電視的免費時代,這個全新的品牌,能夠在傳統電視廠商、互聯網廠商以及來自廣電內部的競爭中突圍么?
三年1000萬臺
一個全新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鏈正在形成。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手握互聯網電視牌照的東方明珠、代工企業兆馳股份,以及青島海爾正在醞釀一個全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這其中,代工企業兆馳股份負責硬件的生產、營銷,東方明珠負責內容,而擁有日日順等線上線下銷售網絡的青島海爾負責渠道。
除借力海爾之外,它還將建立線上商城,最終實現全渠道覆蓋的自有品牌銷售平臺。
據記者了解,這個全新的互聯網電視機,預計今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它的目標是,三年發展1000萬互聯網電視用戶。
兆馳股份總裁康健表示,完成1000萬用戶的指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大概的趨勢是“2016年將近200萬臺,2017年有可能350萬到400萬臺之間”。
三家的合作并非只在硬件。
康健透露,三方還會一起做一個運營平臺。“我們現在把這個打包在一起,會有一個分成模式。”但他并沒有透露分成的模式與電視機的品牌。
互聯網電視生態圈中,軟硬結合并不少見。但由代工企業負責市場運營、產品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的合作模式卻是首次。
兆馳股份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彩電ODM制造商,具備年產1400萬臺電視和1500萬臺機頂盒的能力。
兆馳與其他兩家企業此前就合作緊密。據記者了解,此前百視通的機頂盒便由兆馳生產,而海爾也是兆馳的長期ODM客戶。
東方明珠總裁凌鋼還表示,找兆馳合作,除了其在成本上的控制能力外,還源于“如果找電視機廠商,電視機原本的品牌跟我們的品牌有沖突,也不愿意獨家合作”。
免費能否突圍?
互聯網電視這個圈子,最不缺乏的就是競爭。
這其中除了傳統彩電制造企業,還有樂視、PPTV、小米、聯想等互聯網企業。而廣電系統中,5月28日,覆蓋北京地區的歌華有線也聯合創維和海信,發布了自己的4K電視。
在三年1000萬臺的目標下,這個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采取了互聯網企業不靠硬件賺錢的打法。
據記者了解,其將采取以預存東方明珠新媒體收視費送電視的模式。這種營銷模式甚至比小米、樂視靠硬件加服務費的收費模式更為激進。
而與互聯網電視廣泛結盟不同的是,百視通與兆馳還結成了排他性的合作。
據記者了解,根據雙方協議,兆馳股份旗下自主品牌的機頂盒、一體機將與百視通的集成播控平臺排他性對接,而兆馳股份也將成為百視通的排他性供應商。
在這種排他合作模式下,如何才能讓用戶愿意付費看百視通與兆馳的電視呢?
東方明珠手中的牌照與眾多的視頻內容,無疑是這個新電視的強項。但Display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卻對記者表示,百視通與兆馳合作的模式,類似于樂視的封閉生態系統。這將是它的魅力,也將是它的風險所在。
他對記者表示,百視通加兆馳的模式,只解決了成本以及部分內容的問題。但在全國,還面臨其他六大牌照方的挑戰。
三網融合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也對記者表示,七家牌照方在內容上各有自己的優勢,例如CNTV擁有央視的資源,百視通擁有迪士尼、好萊塢等大片資源等等。
而更重要的是,作為牌照方,百視通與眾多的電視機廠商、互聯網企業以及有線運營商進行了合作。吳純勇對記者表示:“只要都是百視通的平臺,在內容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這個新的電視該如何突圍?
張兵對記者表示,百視通想贏就要犧牲一部分供應鏈利潤。除了兆馳在成本上有所控制外,還可以在內容上實行免費、進行補貼等等。
但他也對記者坦言,這些并不足以打動消費者,還是需要花時間培育市場,提高品牌認知度。
此外,盡管面向全國,但這個DVB+OTT的互聯網電視也依然可能遭遇地域限制。
吳純勇對記者表示,如果是單純的OTT業務就沒有問題,但是要看直播,各地有線在芯片、CA方面的技術并不一樣。
東方明珠正在解決這一問題。
并入東方明珠的百視通,此前已經控股或參股了廣電網絡、東方有線、新疆有線、太原有線等五地的有線電視廣電運營商。
但必須正視的問題是,聲稱靠內容與服務賺錢的小米與樂視,電視業務至今都處于虧損狀態。
其中,樂視網2014年年報顯示,從事產品生產銷售的樂視致新,2014年凈利潤虧損3.86億元。
這個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前面的路還很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