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一觸即發,資本競逐背后,中國代駕市場正成為互聯網出行的下一個風口。而同為經緯系出身的e代駕和滴滴代駕,將如何廝殺?
曾經打敗過58代駕的e代駕,這次是否能延續戰績?
昨天,滴滴快的宣布旗下代駕業務正式上線。滴滴代駕定位于服務有車一族的代駕服務信息平臺,隨著本月代駕和大巴業務的推出,滴滴快的六大產品矩陣全部完成布局。
行業洗牌一觸即發,資本競逐背后,中國代駕市場正成為互聯網出行的下一個風口。而同為經緯系出身的e代駕和滴滴代駕,將如何廝殺?
年底前覆蓋100個城市
數據顯示,今年中國代駕市場的交易規模預計將達26.9億元。而韓國人口不及中國的1/20,代駕市場規模卻高達250億元,中國代駕市場才剛剛起步。除了酒后代駕,目前商務代駕、旅游代駕、汽車后市場等代駕細分領域的潛力還未被挖掘。
昨日,滴滴快的正式宣布進軍代駕市場,先布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滴滴代駕事業部總經理付強向南都記者表示,8月底之前滴滴代駕還將在成都等15個城市正式上線,預計在年底之前覆蓋城市超過100個。入口方面,除了滴滴和快的APP,用戶還可以通過微信內的滴滴打車,以及滴滴代駕的400電話來發送代駕需求。
滴滴快的董事長兼CEO程維在現場表示,代駕是滴滴快的第五款產品,每兩個月推出一款新的產品,一路上充滿危機感。他透露,滴滴快的閃婚后沒有時間度蜜月,每一個領域的激烈競爭都督促滴滴快的快速發展。
程維同時透露了滴滴快的今明兩年最重要的規劃。“今年各個事業部要獨立要打贏垂直戰役,明年則是橫向協同最終打贏平臺戰爭,我們希望代表中國企業再一次征戰國際戰場。”
滴滴快的合并后,在移動出行領域的戰略布局逐漸清晰。除了原有的出租車、專車、快車業務,再加上順風車和昨日推出的代駕服務,一個綜合性的出行平臺雛形漸現。
e代駕占據90%市場份額
付強向南都記者表示,滴滴代駕在行業內首創了一套基于大數據的動態智能調度系統。車主發送訂單后,系統會在后臺快速地對司機畫像、路況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車主篩選出最匹配的司機。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萬司機在滴滴代駕的平臺上注冊了信息。
有從事代駕行業的司機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代駕服務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餐廳廣告為推廣手段的傳統代駕企業,二是有e代駕、易到代駕、愛代駕等互聯網代駕企業。“目前市場主流的代駕是e代駕,但對于我們司機來說,我們更關注的是滴滴代駕進入后,是否將在代駕行業復制打車、專車行業的價格戰以及補貼戰。”
談到代駕市場的未來競爭,e代駕市場負責人張東鵬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用戶量和代駕司機接單量的匹配是競爭的門檻,目前周一至周四兼職司機能夠接單1-2次,而全職司機能夠接單5-6次。e代駕自從2011年進入這個市場后已經積累了龐大的司機資源,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針對司機端的收費,目前e代駕的盈利模式采用了類似專車的抽成制度,比如北京市場抽成份額為20%,在廣州根據時段的不同收取5-20元不等的信息使用費,而個別新開發的城市收入則全交給代駕司機。滴滴代駕是根據不同情況收取5%-20%的服務費。
用戶方面,滴滴代駕采取“起步價+公里費”的計費方式。不同時段的起步價均包含10公里里程,超出10公里后收取固定里程費。以北京為例,早上6點至晚上22點的起步價為36元,超出10公里后每10公里收取20元。e代駕方面,早上7點至晚上10點的起步價為39元。
競爭一觸即發。就在昨天,e代駕已提出在全國開展極速服務體驗月活動,活動期間內每晚20點至22點,代駕司機8分08秒不到,客戶就可以享受免起步價。
經緯系同門廝殺
有趣的是,滴滴快的以及e代駕背后都出現了經緯創投的身影。經緯創投是創立于2011年的e代駕的天使輪及A輪投資人,并在C輪融資及D輪融資中追加投資,目前是e代駕最大的機構投資人。而在2014年,經緯管理合伙人徐傳陞主導了對快的的投資,作為快的投資人為其籌集累計達數億美元資金,并在滴滴快的合并后留任新集團董事,成為快滴七人董事席位中唯一的VC代表。
今年4月,在快滴首次宣布進入代駕領域時,其CEO楊家軍曾經在微博上回應:歲歲不同,年年相似。2014年4月58同城宣布進軍代駕領域,但在同年10月被e代駕收復,轉而以2000萬投資e代駕并最終永久放棄自身的代駕業務。而這一次,e代駕在同門之爭中還能占據上風嗎?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