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資本市場風雨飄搖,但上市公司的中報會議里,似乎還是透出了些許的好消息。
8月24日上午,金風科技的中報電話會議上,企業管理層就投資者提出的“公司是否考慮回購港股股票”這一疑問時談到,回購需要董事會批準,但不排除公司對市場化行為做探討。而對于目前風電行情、風機產品主力機型毛利率是否穩定、微網商業化進程等多個問題,金風科技管理層也做了一一回應。
是否會回購
今年1~6月,作為國內風電老大的金風科技業績繼續向上增長。報告期內,金風科技實現營收94.29億元,同比增長110%,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2.45億元,同比上揚276.62%;其中二季度的營收為68.78億元,同比增長126.47%,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9.97億元,同比大增256%。可見其二季度的收益,對上半年金風科技的盈利“功不可沒”。
不過今天早間,金風科技的A股、港股股價隨二級市場的整體下探,繼續走低。截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稿時,其H股報價為11.52港元,下跌6.49%,A股的股價報收于15.05元,下跌9.99%。
“現在,港股的價格較低,已接近了管理層參與定增的價格,公司是否考慮做回購?”一位投資者在電話中詢問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金風科技副總裁、董秘馬金儒則表示,“就港股回購一事,對我們來說是需要董事會批準的。當然,現在港股的價格已接近我們管理層的增發價,是蠻誘人的。但無論是否批準,都不妨礙公司對市場化的行為進行探討和研究。”
金風科技此前的定增案顯示,該公司以8.87元/股的發行價格進行非公開發行4095.30萬股。其中,王海波、曹志剛、霍常寶、馬金儒、劉瑋、周云志、吳凱各認購55萬股,楊華認購40萬股,海通資管管理的海通金風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認購1714萬股、海通金風2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認購1956.3萬股。上述發行對象中的王海波、曹志剛為公司的董事兼高管,吳凱、霍常寶、馬金儒、劉瑋、周云志、楊華為公司的高管。海通金風1號及海通金風2號由公司的部分高管及具備出資能力的員工實際出資設立。該定增已在今年6月23日獲得了證監會的核準批復,且新增股本在8月18日已上市。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分析師告訴本報,對于港股投資者來說,希望金風科技管理層可以做出增持港股的舉動,從而增強他們對于上市公司的信心。
風機價格走勢平穩
對于風機價格情況,金風科技多位管理層一致認為,目前的走勢比較平穩。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霍常寶表示,從現在和實際的風電招投標情況看,風機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金風科技也認為未來會進一步企穩。此外,2兆瓦機型的毛利率,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從市場的招投標、目前在手的訂單情況看,1.5兆瓦的機型占比依然很大。未來1~2年,它還是主流機型。我們也相信,1.5兆瓦的毛利率不會有明顯下滑。”
根據長江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金風科技有幾種產品:750千瓦、1.5兆瓦、2兆瓦和2.5兆瓦風機,產品的毛利率分別是29.65%、25.27%、22.67%和25.86%。1.5兆瓦和2.5兆瓦的收入,同比增幅為127.36%和80.99%。
今年上半年,1.5兆瓦的風機銷售量總計為1023臺,比2.5兆瓦和2兆瓦的風機銷售量高出一大截。而1.5兆瓦的銷售總容量也有1534.5兆瓦之高,2兆瓦和2.5兆瓦風機總計銷售容量不過是550兆瓦。由于1.5兆瓦的風機依然是金風科技的主力機型,因此它的毛利率情況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5年6月30日,金鳳科技的在手訂單從去年年底的1.1947G瓦增至1.2217G瓦,大量訂單用于2016和2017年的交付計劃。而2015年6月30日,2.0兆瓦及以上的機型,占總訂單量的39%,超過上半年一半以上的新增訂單量。也就是說,未來1.5兆瓦的訂單量將呈現略微下滑的趨勢。
金風科技的風機零部件、風電場開發等細分行業毛利率,分別為44.2%、65.7%。該公司管理層在今天的電話會議中也指出,他們的融資租賃產品毛利率高達90%以上。不過,金風科技高層也解釋,融資租賃的收入占比不是很高,在公司財報中分行業收入的“其他”項中。本報記者注意到,這一項中的收入為“8176.34萬元”,遠不如風機取得的80.27億元,因此即便毛利率高達93.75%,融資租賃業務短期內也尚難撼動金風科技以風機銷售為主的格局。
行業角度觀察,2015年上半年,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大約10.1G瓦,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7.2G瓦,同比增加了41%。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業主為了鎖定現有電價,各企業在加速裝機。國內前五大制造商也占據了2015年上半年64%的新增裝機容量,而這個比例在2014年上半年為52%,2014年全年為55%,五大制造商的占比進一步提高。金風科技公司的新增裝機容量為2082兆瓦,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1085兆瓦增加了92%。“全國的新增裝機容量,明年會比今年略降,但仍然高于去年。金風科技自身仍有信心提高風機的銷量。”該公司一位管理層表示。
對于前段時間的熱門行業——智能微網領域,金風科技也已有2個示范性項目在手。
據此前公開消息,上述兩項目已經并網發電,作為數據承載端、節能方案和售電方的智能微網,為金風科技開拓能源互聯網打下了基礎。馬金儒稱,“它們的特點是小而全。里面有風機、太陽能、用于調峰的微燃機,我們也會嘗試所有的儲能設施。這些微網更多是試用和示范的作用。”她提示,目前微網項目還難談盈利,真正商業化時,公司會據所在項目情況設計出不同的發電量,可能會用到1至2種儲能設施。“智能微網已有一些技術標準類的政策出臺,如果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有更多的支持性政策出臺,那么商業化會更容易,“而我們公司也在洽談智能微網的項目。”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