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上市房企、曾經的房企20強佳兆業在經歷一波驚險的債務風波后,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重新迎來銷售的佳兆業多地銷售進展良好,目前優質貨源集中在上海、武漢、廣州、深圳等地,有望為年底銷售“翹尾”作貢獻。有關人士透露,實現財報披露,恢復上市是當務之急。“算是活過來了,現在很多重要城市的銷售都在穩步推進,公司的各項事務都步入正軌,”佳兆業有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對于業界至為關心的債務重組問題,目前仍處于停牌狀態的佳兆業9日披露了最新通過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債務重組新方案前提:恢復上市交易
這次債務重組方案提出,擬用較3月份削息更為緩和的新高息票據替代原有票據,并約定公司股票回升后給予最高7%的“或然價值權”等。此前3月首次披露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顯示,涉及包括高息票據、可換股債券及境外貸款,合計約170億人民幣。
盡管條件堪稱“更為緩和”,但南都記者將這份公告內容出示給業內有關律師后獲得的答復是,“佳兆業在利益方面確實做出一定讓步,但這仍然是一份條件比較苛刻的方案”。對于高息票據的持有者來說,如果還希望繼續合作下去,接受這樣的方案必然比市場水平的收益要少。
值得重視的是,即便方案獲得通過,正式執行也需要前提———即佳兆業在港上市平臺恢復上市交易。而要實現這一點,佳兆業必須盡快梳理自身最新的財務情況,整理出財務報表,按照港交所規定程序進行財報披露。
“所以說財報披露是當務之急,是實現這些方案的大前提,”有接近佳兆業的深圳業內資深房地產人士如是告訴南都記者。
具體而言,佳兆業最新發布的重組方案顯示,此次重組發行的新高息票據分為A-E系列票據,到期時間為4-6年后,票息率由原來8.875%-12.875%降至6%-9.9%之間。佳兆業提出,將給予發行的新高息票據總額的7.0%“或然價值權”。具體而言,佳兆業普通股的30天成交加權平均價達到或超過1.96港元、2.45港元、3.07港元、3.83港元、4.00港元時,這項權利分別可觸發20%。也即是,當股價為4.00港元時,新票據持有者將獲得本金7%的額外利息。
對于現有可換股債券,重組方案亦計劃展期4年,并擬將目前2.64港元/股的兌換價“盡快減低至2.34港元/股”。另外相比于3月份規定展期前兩年均用“實物票據支付”,佳兆業在最新方案中規定除了第一年以實物支付利息外,第二年起采用“現金+實物支付票據”方式付息;至第四年及以后,可全部選用現金付息。
“以佳兆業的情況,肯定是要致力于盡快推出可行的債務重組方案,少不得要盡力爭取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的支持,能提出一套‘保本、削息、展期’的方案已屬不易”,深圳觀韜律所律師陳發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
多地銷售盤活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佳兆業在多個重點二三線城市以及一線的深圳多個項目“復活”,不少銀行在財務方面做出讓步。“多個城市包括杭州、深圳、重慶的項目銷售都很順利,特別是深圳市場貨源優質,年底又進入銷售勢頭比較好的季節,應該對公司助力很大,”佳兆業有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
銷售勢頭的好轉,將在很大程度上給予股東以及債權人以信心,但佳兆業還不能“掉以輕心”。“佳兆業發布債務重組方案,說明還是與債權人有過溝通,獲得了一定支持的,只是從提出方案到正式實施,牽涉層面還很復雜,一步走不下去也都可能前功盡棄,”廣東格林律所合伙人律師李前斌告訴南都記者。
事實上,有業內知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過去幾個月佳兆業花費很大精力,在各地停工停售項目的解封上與債權人積極溝通,爭取支持。有一些銀行如佳兆業最大在岸債券持有人就已經“松口”,雙方簽署了貸款重組協議。在此利好下,其他銀行也陸續跟進讓步,不少項目也獲得銀行方解封得以重新啟動銷售。不過同時,還有一些對談判條件要求較苛刻的信托抵押項目,還需要更漫長的談判進程來解決問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