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環保部公布了32起9月份群眾反映以及媒體曝光的環境案件處理情況。其中,有四件涉及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四家公司依次為:奧宇石墨集團有限公司、雞西長源礦業有限公司、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礦冶分公司。
從環保部通報的文件來看,基夫賽特爐直接煉鉛項目被通報未經竣工環保驗收,違法生產的行為格外顯眼。據環保部文件,基夫賽特爐直接煉鉛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工作沒有落實,且該公司周邊地下水錳、氨氮、土壤的銅、鋅、鎘、砷和稻谷的鉛、鎘等指標超標。
早在今年7月,湖南省政府已下達要求:株洲市政府督促株冶集團加快搬遷進度,2015年年底前必須開始生產線外遷工作,特別是基夫賽特爐直接煉鉛等項目優先搬遷,整個廠區應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搬遷完畢,對于搬遷后的環境遺留問題,由當地政府與企業共同解決。目前,當地政府和企業正在積極開展搬遷工作。截至目前,該搬遷工作所涉成本未見公開信息。株冶集團前三季虧4.7億。
在環保部此次的公開文件中,還指出控股子公司雞西長源礦業有限公司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同時,與雞西市富祥石墨制品有限公司共用的尾礦庫壩體滲漏,尾礦廢水排入尾礦庫外滲坑,對環境造成污染。為此,黑龍江省環保廳對雞西長源礦業有限公司的環境違法行為處以25萬元罰款。截至文件發布時,企業已完成整改并繳納罰款。原料堆場新建一座長100米、高6米的防風抑塵網;生活污水已按照環評要求進行處理;尾礦庫壩已重新進行維護、維修。
而另外兩家企業,關聯企業奧宇石墨集團有限公司和礦冶分公司已繳清罰款并按照要求進行了整改。
此外,今日發布的“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線監測風險排行榜”顯示,旗下吉林石化分公司和大連石化分公司在線污染物排放監測數據顯示超標排放,且平均超標倍數均在2倍以上。今天上半年,吉林石化分公司曾被當地環保部門實施按日計罰。根據環保榜統計數據,該企業也一直在榜單中,累積上榜24次。近期東北地區持續嚴重霧霾天氣,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密不可分,部分地區的環保部門積極進行了較為充分的信息公開工作。
項目組分析師表示,能否真正遏制住企業的環境違規行為,仍與東北三省環保部門的執法力度密切相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