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繼大飛機C919下線之后,國產飛機又實現了新的突破。昨日,國產支線客機ARJ21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降落于成都雙流機場,這標志著國產噴氣式客機正式投運,并首次進入公司服役。
在業內看來,由于成本較低且定位準確,ARJ21或將成為支線航空及低成本航空市場的助推器。資料顯示,ARJ21新支線飛機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座級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用于滿足從中心城市向周邊中小城市輻射型航線的使用要求。
目前,成都航空已經確定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南京、貴陽7條航線作為首批5架ARJ21交付飛機的運營航線。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大量支線航線均由干線飛機執飛,利用率低且客座率不足,對支線航空的發展產生了嚴重制約,而ARJ21的正式服役或將成為突破口。
據了解,低成本是ARJ21的另一塊招牌,由于直接使用成本以及壽命成本低于其他支線機型,再加上就近購機的優勢,ARJ21的各項使用費遠低于國外機型。
正是由于售價較低,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航空金融租賃機構或將以較為低廉的成本讓航空公司拿到飛機,因而有分析認為,ARJ21將成為國內低成本航空助推器。“除了單機購置費用以外,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是綜合的,包括油耗、維護等等。ARJ21最大的優勢是針對性強,因為瞄準了支線航空市場,它的空間和座位設置適中,能將座位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民航專家綦琦表示。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