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酒類電商得到迅猛發展。先是多家垂直酒類電商陸續掛牌新三板,繼酒仙網、1919,今年8月前后鏈酒科技、聯想控股持股的酒便利及樂視控股的網酒網也順利獲批。另外,天貓、京東等平臺電商在今年也加大了在酒水品類的運營力度,離“雙十一”還有兩個月時間,阿里已開始籌備“9·9天貓全球酒水節”、而京東也在北京的總部舉行了正品酒水聯盟的啟動儀式。
自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成功后,各行業皆涌現出自己的垂直電商,繼商超、母嬰、生鮮等垂直領域之后,酒類垂直電商也在悄然中從一個小分類,漸成為電商廝殺的新戰場,而巨頭的加入為該領域的競爭更添了一把火。據了解,經歷過價格血戰、白酒大品牌反目、平臺蜂起競爭加劇等風波,如今部分垂直酒類電商已實現盈利,而定制酒與B2B市場的快速增長也是其發展的兩大亮點。
酒類電商潛力大?市場未完全開發
垂直酒類電商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八年前,2014年、2015年資本熱時期,雖然相比其他火爆領域,垂直酒類電商的勢頭并不特別吸引人的注意,但也成為眾多創業的一個熱門領域。在資本寒冬后,許多小的垂直酒類電商平臺在燒錢中倒閉,從鼎盛時期的200多家如今在10余家左右,有一定業務量的垂直酒類平臺已紛紛在新三板尋求新資金。
今年上半年,作為行業兩強,酒仙網收入12億元;1919上半年收入11.8億元;從數字上來看,規模并不大。不過據《2014中國酒業電子商務趨勢報告》顯示白酒行業的銷售中,酒業電商渠道銷售占比僅1%,而業內人士預計到今年應該在1~2%區間。以2015網絡零售占社零總額12.8%來算,酒類電商市場潛力十分巨大,還有十倍的體量可發展,潛力市場將近千億。
向價格戰告別,酒類電商四個趨勢
自打錢不好融了,此前動輒就燒錢的互聯網,也開始慢慢平息,如滴滴快的Uber、美團大眾點評甚至通過合并,來消除惡性競爭帶來的負擔。在酒類電商里,燒錢的現象也開始降溫,酒仙網CEO郝鴻峰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酒類電商惡性價格戰結束了,市場正在回歸理性。”并告訴記者,“今年雙十一不會再有超低價的茅臺和五糧液。從仙網、1919、酒便利、網酒網等平臺上也可以看到,此前那些讓酒友心動的價格已經恢復正常。在價格戰結束后,酒類電商開始在運營、用戶體驗和新品開發上下功夫,主要體現以下四個趨勢。
1、白酒巨頭從抵觸轉向擁抱平臺:起初。酒類電商與白酒大品牌合作并不愉快,2014年貴州茅臺和郎酒集團相繼封殺酒仙網和1919等電商。如今如茅臺不僅開始自建電商,并開始積極擁抱各酒類電商平臺。2016年茅臺甚至聯姻并沒有酒品專門頻道的唯品會,8月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也與蘇寧達成戰略合作,如今在平臺/垂直酒類電商上,主流的白酒品牌幾乎在各個平臺都可以買到。
2、大踏步引進國外葡萄酒:2016年酒類電商另一個趨勢是,無論平臺電商還是垂直電商,都把進口葡萄酒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原因有二,一是國內白酒品牌格局已定,酒類電商品臺更多的是承擔線上渠道責任,在運營上處于弱勢地位,此前雙方交惡也是因此。第二是80后、90后新消費群體的崛起,中國葡萄酒市場開始抬頭,進口葡萄酒欲打開這個市場,需要倚仗酒類電商品臺支持,這讓平臺的話語權更高,也是未來趨勢,重要的是能幫助酒類電商實現盈利。
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巴黎)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進口葡萄酒約5.5億升,比2014年增長44%;進口額約為18億歐元,增長60.7%,該組織稱中國成為全球葡萄酒貿易發展的最大引擎。根據2015年OIV及世界銀行數據,2014年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3。
2016年4月,酒仙網與澳大利亞數十家葡萄酒莊簽約戰略合作協議,同月12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也參加了在維羅納舉行的2016Vinitaly酒展,與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共同探討世界葡萄酒的互聯網銷售和發展。此后,樂視控股副董事長、網酒網CEO李銳也正式啟動了海外葡萄酒市場考察,以法國為起點,深入德國、英國、美國、智利等產區腹地。而1919也宣稱進軍葡萄酒市場,甚至放言要收購美國“萬酒網”,布局海外直采。
3、定制酒興起:垂直酒類電商興起后,也是采取價格戰來獲取流量、關注,并借此擴大規模,通過補貼走量迅速做大,謀求規模效應。因此,許多垂直酒類電商起初在平臺上賣的酒都比線下渠道便宜5%~10%左右,這讓一直對線下渠道擁有絕對價格控制權的酒品企業不爽,爆發了封殺垂直酒類電商的風波。
反過來說,線上酒類銷售價格確實比線下多層代理模式要便宜,一些如茅臺、郎酒等品牌采取用手段控制線上售酒價格,避免線上線下左右互搏,茅臺甚至在唯品會、1919等平臺直接全部自己經營來控制。另一些品牌,則走的中和路線,一個因酒類電商而產生的酒品類出現——定制酒(既只在線上渠道銷售的品牌,如此拉開線下同品牌的價格競爭)。如酒仙網與瀘州老窖合作的三人炫,與沱牌舍得合作的定制產品“智慧舍得”,都獲得不錯的銷售,另據傳聞,茅臺將給某平臺電商巨頭定制一款小容量的飛天茅臺。
4、B2B成香餑餑:2016年3月,酒類B2B電商易酒批”完成B+輪2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30億。雖然易酒批成立于2014年9月,其對外聲稱月銷售流水已達3億元。如今,許多一開始做O2O、B2C的酒類電商開始發力B2B,因為相比面對C端物流上(違反商業規律各平臺吹噓的9分鐘快送已失敗)、獲客成本的高昂。酒類電商做B端如餐飲、酒吧、KTV、茶樓等目標商戶可獲利更大,而且這些B端此前也都并非從酒企直接進貨,也需要在酒類線下一級、二級、三級代理中購買,酒類電商利用價格上優勢可以很快圈地。
今年,如1919的B2B業務隔壁倉庫提出今年將實現注冊商戶超5萬家、實現20億元銷售額;酒仙網公開的上半年財報顯示,B2B業務(酒仙團)收入同比增長445.71%,成為酒仙網去年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而中酒網今年的主要目標也向B2B業務轉移。酒類電商發力B端買賣,既加速了渠道信息透明,又減少中間流通渠道和中介費用,雙方實現雙贏,可能成為未來酒類電商盈利的關鍵點之一。
酒類電商混戰,巨頭與垂直誰能最后勝出?
我們知道現在酒類電商市場還很小,估計在百億左右,但正因為小才有機遇,誰能找到酒類電商的風口,借著酒類電商從1到10的過程騰飛,產生下一個京東、下一個唯品會、下一個聚美優品,以體量優勢屹立在中國電商大潮之中,成為下一個創業神話。
毋庸置疑,在流量上資本上,天貓與京東擁有絕對的優勢,在品牌上,如今垂直酒類電商如酒仙網、1919、網酒網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垂直酒類電商還在尋求突圍模式時,京東劉強東已拜訪了五糧液,蘇寧張勁東和五糧液簽訂了戰略協議,阿里馬云宣布天貓99全球酒水節,就連唯品會也和茅臺聯姻做起了酒水生意。
不過當下,巨頭戰線很長,如今天貓京東的銷售品類過于豐富,酒類只能列在十余個大品類中一個品類的下面。以田忌賽馬來說,垂直酒類電商依然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在提高用戶體驗和垂直服務上,以及垂直大數據用戶管理上入手,畢竟,酒類消費用戶的忠誠度很高,一旦獲取用戶忠誠度,就是抗衡巨頭入侵的資本。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