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1-4月寧波口岸進口大豆30.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31.7%;價值7.5億元,增長16.5%。其中4月份,寧波口岸進口大豆2.1萬噸,減少72.4%;價值5067萬元,下降75.2%;進口均價為每噸2422元,下跌10.1%。
一、4月份寧波口岸大豆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大豆價格穩中有降,4月份大豆進口量價齊跌。2015年以來寧波口岸大豆進口均價總體呈現震蕩回落態勢,4月份,寧波口岸進口大豆2.1萬噸,同比減少73.4%;價值5067萬元,同比下降75.2%;進口均價為每噸2422元,同比下跌10.1%(下圖)。
(二)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三)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口主力軍。4月份寧波口岸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大豆1.9萬噸,增加0.7%,占同期寧波口岸大豆進口總量的90.5%;此外,國有企業進口大豆1555噸,增加1.2%。
(四)全部自巴西和美國進口。4月份,寧波口岸自巴西進口大豆1.9萬噸,同比減少6.8%,占同期寧波口岸大豆進口總量的90.5%;自美國進口大豆1555噸,減少97.2%。
二、4月份寧波口岸大豆進口量價齊跌的主要原因
(一)人民幣貶值增加進口成本,國內庫存充足導致大豆進口量大幅減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受人民幣貶值影響,大豆進口成本不斷增加,國內融資買家的購買興趣進一步受到抑制,飼用大豆需求量減少。此外,由于2015年國內采購大豆步伐強勁,大豆庫存充足,導致大豆進口放緩。
(二)美國、巴西大豆預期增產對大豆價格承壓。通過敏感度測算發現,大豆進口量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且受到國內庫存和全球大豆種植狀況的影響。作為大豆主要產區的美國、巴西兩國,近兩年來,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水平不斷提高,導致全球大豆產量持續創出新高。對大豆市場供應充足的預期使得大豆價格持續下滑。
三、國內大豆產業面臨的問題
(一)進口依存度過高導致大豆定價權的缺失。由于我國對大豆的對外依存度過高,同時我國缺乏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話語權的世界級企業,導致了大豆定價權的喪失。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大豆消費量在3000萬噸以上,而我國企業卻一直不能參與國際定價,而只能在CBOT從事期貨交易,被動接受CBOT設定的價格。為此我國進口商在采購進口大豆問題上仍是受市場所調節,特別是那些大型的依靠進口大豆來維持全年生產的壓榨企業,在大豆進口貿易中遭受著巨大的損失。
(二)國內大豆市場幾乎被外資壟斷。我國消費了世界上近三成的大豆,八成以上的需求卻要通過國際市場滿足,我國的大豆價格受制于國際市場,而2004年的行業危機進一步加強了外資企業對我國大豆市場的控制力,而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還在試圖進入中國大豆生產市場,比如不久前跨國投資企業豐益國際,斥資30億美元進駐東北。與此同時,黑龍江作為全國大豆主要產區,占據中國國內1/3大豆種植面積,近年來隨著玉米、水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全省大豆供應量僅為350萬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