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利集團獲得南非光伏電站96兆瓦獨家供貨訂單,這是該集團在開拓新興市場方面實現的又一新進展。在歐美“雙反”風波影響下,我省光伏巨頭如英利、晶龍等均致力于開拓亞非新市場。
英利獲南非訂單
據英利人士介紹,該電站是南非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獨立發電商計劃第二輪項目招標的一部分,電站占地2700畝。作為該項目獨家組件供應商,英利將提供近33萬塊大功率295瓦多晶組件。
作為重要的能源來源,光伏行業的發展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紛紛出臺法規鼓勵光伏發電發展,光伏行業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代表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英利、晶龍均著眼于除歐美外的國際新興市場。
僅以南非為例,在非洲率先制訂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南非《綠色經濟協議》規定,到2016年,南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將達到3725兆瓦。這預示著南非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非洲等新興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南非電站項目是英利在開拓新興市場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展,對英利品牌在非洲的廣泛普及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英利將通過不斷的科技研發,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同時生產差異化產品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全球提供更多清潔的綠色電力。
光伏企業戰略重心轉移
看重非洲市場的不僅是英利。從2012年開始,晶龍也在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上取得較大突破,其戰略重心從傳統市場的歐洲區轉至亞太地區和中東非洲地區的新興市場。
今年3月21日,晶澳宣布為北非地區規模最大的地面光伏電站提供2MW光伏組件,進而基本實現了在中東及非洲市場的布局;在亞太地區,晶龍在韓國、泰國、印度等市場表現不俗,在日本市場打入其最難進入的住宅屋頂市場,并迅速做到中國組件廠第二的位置。
在光伏“雙反”的影響下,光伏企業市場格局呈現多元化趨勢,新興市場份額呈爆發式增長勢頭。2012年下半年,英利中國市場和新興市場規模大幅攀升,占比超過20%,而2013年這一數據預計將超過40%。
晶龍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賈二英則透露,2012年之前,晶澳60%以上的產品銷往歐洲,目前已降至10%,而銷往亞太地區的產品已超過50%。據預測,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35GW,較2012年增長14%左右,傳統市場增量有限,但日本、印度、東南亞、南美及非洲等大批新興市場將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