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創建于1977年的甲骨文是全球第三大軟件企業,規模僅次于微軟和IBM。其核心產品是數據庫管理系統、商業應用軟件,如企業資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用戶關系管理(CRM)、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SCM)、人力資源管理及中層軟件(Middleware)等。2011年,收購了微陽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甲骨文開始“硬軟兼備”。目前,甲骨文的11萬員工遍布全球,2012年收入達370億美元。
甲骨文創立之時,恰逢美國的商業軟件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經過5年持續高達100%的增長后,甲骨文于1986年上市,其后僅用兩年時間,就占據了美國40%的數據庫市場。但因發展太快,內部流程和組織機構無法跟上,導致如銷售虛報等一系列問題,風頭正勁的甲骨文在1990年遭遇失敗,虧損高達1500萬美元。埃里森及時調整戰略,甲骨文在1991年推出功能強大的Oracle 7后迅速恢復元氣,從此一直在商業軟件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今天,甲骨文的全球數據庫市場份額高達40%,比排名第二的IBM高出兩倍。在商業應用和中間軟件市場,分別僅次于德國的SAP和IBM,排名第二。
甲骨文持續擴張得益于其用戶高黏性的商業模式。商業軟件價格和維護費用都很高,設置安裝過程復雜耗時,并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整體表現。所以企業一旦購買,因更換成本極高,除非萬不得已,很少會重新選擇其他產品。由此一來,每年產品的執照更新,升級和維護給甲骨文提供了持續穩定且可觀的現金流。此外,甲骨文的長盛不衰也源于它卓越的領導者和獨特的戰略戰術。
埃里森的前瞻能力是基石
埃里森是甲骨文的創立者,也是CEO,執掌帥印長達30余年,這在高科技產業絕無僅有。他個性鮮明,特立獨行,個人生活多姿多彩,其高調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其實,埃里森是一個集創業者、管理者、領導者和遠見卓識者為一體的罕見全才。他最先從一篇IBM在1970年發表的技術文章中看到關系型數據庫的商機,當即成立公司開發此產品。而且他還敏銳地看到數據庫必須要和各類操作系統兼容。當時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其產品的廣泛兼容性很快讓甲骨文順理成章地躍升為領導企業。
在1990年的危機中,埃里森清楚地看到企業已進入關鍵的成長期,必須進行專業化和規范化管理,果斷引入CFO翰利(Henley)和COO蘭恩(Lane)。兩人都對甲骨文的專業化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蘭恩也由此被委以重任,成為甲骨文的實際領導。但當埃里森看到甲骨文在應對新技術浪潮步調緩慢時,他又毫不猶豫地重掌帥旗(導致蘭恩的辭職),大刀闊斧地推進變革。
作為一個企業領袖,埃里森頗有遠見卓識。他早在1995年就提出網絡計算機概念,并指出IT行業將會以互聯網為核心,這其實就是目前蓬勃發展的云計算的基本理念。同年,他力排眾議終止了甲骨文所有非互聯網型軟件的開發,同時開發網絡計算機。因為他的理念太過前瞻,這種計算機沒有成功,但網絡版軟件得以推廣,如1999年推出的網絡版數據庫Oracle 8i和其后推出的網絡版軟件包e-Business Suite。
由此,甲骨文成為首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的大型軟件企業。它不但利用互聯網整合自身的全球資源和運營流程,以便更有效率,還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和銷售。更重要的是,甲骨文還采用自己研發的網絡版軟件進行邁向互聯網時代的深度變革。2001年,通過實施互聯網戰略,甲骨文節省成本高達10億美元。這也成為其推銷產品的最佳廣告。
在埃里森的帶領下,甲骨文不但率先進入互聯網時代,而且一直是云計算浪潮的先驅。其實,第一家云端企業 NetSuite(云端財會服務)由埃里森創立于1998年,而云計算領袖salesforce.com是6個月后才在他的投資下誕生。在此領域,雖然表面上甲骨文似乎落后于亞馬遜、谷歌和salesforce.com,但其從2004年就開始將所有軟件云端化。這項宏大的工程耗時7年,已于2011年完成。
埃里森還是一個營銷和公關高手。他通過激進的言行和對高端賽事如賽艇、賽車的贊助等,進一步提高甲骨文的知名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甲骨文多年的輝煌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歸功于埃里森,就如同蘋果的成就源于喬布斯一樣。沒有埃里森,就沒有今天強大的甲骨文,他和他創立的企業如此不可分割。在很多人眼里,甲骨文其實就是埃里森。
產品全面整合硬軟兼備
軟件領域一直都有兩大對立的理念:一是專精一技,即開發商只專注于某種產品。用戶則可博覽眾家之長,從多元化的產品中選擇出最佳組合來使用。二是開發商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包含用戶需要的所有核心軟件。埃里森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讓他相信后者的優勢。因此,他在1987年創建應用軟件部,同時通過收購PeopleSoft和Siebel Systems等開始進入ERP和CRM領域,對軟件產業進行整合。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