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11.63,0.170,1.48%)10月25日發布天然氣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核心觀點:
中國天然氣定價初步市場化,存、增并軌將是未來主線
我國曾經數度調整天然氣定價政策,經歷過低氣價、政治干預定價、成本加成法和試點凈回值法幾個歷史時期。總體來看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
國家發改委6 月28 日調整非居民用氣和居民增量氣的省門站價,初步實現天然氣定價市場化。未來天然氣價改的重點在于存、增價差收攏。進而存量氣價追趕增量氣,帶動氣價整體上漲。
天然氣產業鏈各環節話語權差異巨大,需區別分析
天然氣出廠價和長輸管線價格定價權在國家發改委;省內管輸價格定價權在省發改委;城市用戶價格和城市管輸價格定價權在省發改委和地方物價局。這樣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石化央企“三方鼎立”的話語權格局。其中,中央政府的價改訴求在于形成市場化的天然氣批發價,均衡上下游利益分配;地方政府的價改訴求在于提升地方氣量,保障政績指標;壟斷央企的價改訴求在于提高市場控制能力,打壓競爭對手。而城市管網的話語權較弱處于劣勢。
產業鏈上各環節主體受益程度不一
上游央企已經實現了對氣源和長輸管網的壟斷,天然氣提價對于“三桶油”利好最為顯著,但對其業績貢獻度較低。省網公司由于氣源被壟斷,“省內資源調配中樞”定位和“總買總賣”商業模式被明顯動搖,同時長輸管網的直送業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搶占了省網公司的大客戶。城市管網成本傳導不暢是普遍現象,也難以享受價改利好。
天然氣替代能源是價改的最大贏家
生物質燃料可作為天然氣的一種清潔替代能源。生物質成型燃料兼具經濟性和環保性,在天然氣價格較高、環保標準嚴格的珠三角(3686.18,39.160,1.07%)、長三角(2476.78,19.400,0.79%)市場空間巨大。
甄選價改投資標的
我們認為,天然氣價改利對于產業鏈內各環節利益主體的業績貢獻并不顯著。在天然氣漲價的背景之下,替代性能源受益最多。迪森股份(0.00,0.000,0.00%)(300355)是天然氣價改的最明顯受益方。公司的主營業務生物質成型燃料可滿足環保和經濟性的需求,在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迪森股份作為優質的替代能源生產企業,必然將獲得更大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