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12.32,0.030,0.24%)10月29日發布農林牧漁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事件
10月24日,工信部印發《信息發展規劃》,提出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推進我國信息化事業發展。其中在規劃的第四部分提出“協力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
評論
農業信息化首先是生產信息化: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偏低,不管是大田作物、畜禽養殖、還是水產養殖等方面都略顯粗放,在人均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穩產、高產仍然是我國農業關注的重心,而信息化將會成為其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過生產環境信息化規避風險,提升效率,提供保障高產穩產的外部環境,包括土壤墑情監測、自然災害監測等等,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化、數據化分析選育良種、提煉良法,利用科學育種以及化肥、飼料等生產資料階段性、差異性精準投放,達到提升生產效率的效果。從生產信息化角度推薦隆平高科(25.76,-0.080,-0.31%)、登海種業(30.90,-0.090,-0.29%)、大北農(14.86,-0.290,-1.91%)、通威、唐人神(7.73,-0.080,-1.02%)、順鑫農業(15.18,-0.260,-1.68%)等。
農業信息化其次是經營信息化:信息不對稱是長期困擾農業的基本問題,眾多生產參與者與眾多的產品消費者之間極易產生供需信息的不對稱,產區供給過剩與銷區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結構性問題長期存在,造成資源浪費與農戶、消費者利益受損,一個有效的產銷信息分享與物流機制對于解決這類問題有很大的幫助,電子商務就是有效的解決途徑之一,《規劃》也提到了“發展農產品(8.67,-0.270,-3.02%)電子商務,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推動產銷對接,支持訂單農業發展。
鼓勵發展跨區域、專業化的農產品特色網站和交易網絡,形成以批發市場、商貿中心、物流調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為依托的農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經營信息化角度推薦具有“ 線下物流、線上交易” 功能的農產品(000061.sz)。
農業信息化還需要管理信息化:食品安全問題是農產品管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得到持續的關注,也對農產品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農產品往往產業鏈、運輸鏈較長的特點,農業信息化顯得非常重要,《規劃》中提到“推進重點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各環節可追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提供農產品物流信息查詢、智能配送、貨物跟蹤等物流信息服務”,全程可追溯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從這個角度推薦標的包括雛鷹農牧(9.90,-0.920,-8.50%)、達安基因(12.78,-0.420,-3.18%)、華測檢測(17.38,-0.250,-1.4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