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8.67,0.040,0.46%)10月29日發布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上周,A股出現大幅調整,資金大幅凈流出。A股整體跌2.83%、中小板(701.00,0.000,0.00%)跌3.22%、創業板(355.00,0.000,0.00%)跌4.48%;證券行業下跌2.87%;保險行業下跌2.44%;多元金融行業下跌9.16%;同期金融服務行業跌幅1.11%。保險業正在積蓄"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勢能,行業基本面正在向好,且短期政策利空出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維持行業增持評級;券商行業改革紅利持續、經營環境部分好轉,創新業務爆發,盈利不斷向好,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上周資金整體呈現凈流出狀態,A 股凈流出資金458.7 億元,金融板塊凈流出資金約22.3 億元,保險板塊凈流出資金4.0 億元,券商板塊凈流出資金13.0 億元。
估值方面,以2013 年PE 預測數計,證券行業PE28.5 倍,保險行業PE 13.2 倍,同期金融服務PE 為6.1 倍、全部A 股PE 為11.8 倍、中小板PE 為31.3 倍、創業板PE 為44.3 倍。以2012 年PB 預測數計,證券行業PB 為1.9 倍,保險行業PB 為1.7 倍,同期金融服務行業PB 為1.2 倍、全部A 股PB 為1.7 倍、中小板PB 為3.3 倍、創業板PB 為4.3 倍。 中國平安(37.10,0.340,0.92%)三季報:綜合金融優勢突出,小非拋壓將驟減。1)保險業務:壽險繼續領跑市場,財險成長與成本控制兼備。2)綜合金融優勢彰顯,銀行業務增長超預期,信托業務質量長期摘冠。3)投資端:把握政策利好,調整資產結構。前三季度, 實現年化凈投資收益率4.9%,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0%,創多年來最好水平。4)互聯網金融成看點。公司交叉銷售日趨完善,協同效應不斷增強。5)小非減持成股價最大壓力,2014 年起壓力驟減。目前公司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底部,其原因在于神秘股東和員工股東的持續拋售。而2014 年起拋售壓力驟減,剩余約2.02 億股員工股將在2014 年與2015 年減持,2016 年起拋售壓力徹底消除。6)投資評級:買入。公司綜合金融優勢不斷彰顯,互聯網業務的積極布局,正在將優勢進一步拉大。盡管小非拋售壓力較大,但高品質的企業價值與低估值的二級市場價格,在行業受益投資端改善而拐點臨近大背景下,我們重申中國平安的買入評級。
中國人壽(13.90,0.050,0.36%)三季報:保費收入增長乏力,繼續關注投資端改善。商品期權推出條件較為成熟,成功推出可能性較大。1)投資端改善明顯:減值準備減少,投資收益率回升,結構調整值得關注。截至9 月末,人壽投資資產達18,242.80 億元,較2012 年底增長3.6%。實現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97%,凈投資收益率4.51%。2)承保端較為低迷:前三季度,實現已賺保費2740 億元,同比增長5%,但逐月保費增速情況看, 公司總保費的增長更多地來自個別月份的突擊營銷,其中包括躉繳的萬能險。投資建議:維持增持評級。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在渠道覆蓋上具有明顯優勢,但體制有所僵化,市場競爭力有所不足,以致承保端增長乏力。但考慮到投資端改善的積極因素,以及行業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我們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
行業評級: 保險(增持);證券(增持)。推薦組合:海通、國元、平安、太保、人壽。 風險提示:創新政策力度不達市場預期;股指大幅向下調整可能降低行業整體估值并影響投資業務收入;保險費率市場化改革負面影響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