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銀萬國10月29日發布鐵路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本周,有媒體報道公開383改革方案。方案中在加快基礎產業領域改革中指出,應探索適合國情的鐵路運營模式,包括通過引入外部投資或者直接上市融資,同時通過其他市場化的融資時點,保障鐵路建設投資的穩定增長等。
此次 383改革方案只是意見稿,并非改革方案最終版。但是我們認為,鐵路的建設和運營改革作為本屆政府重點支持的領域,相比較于2011-2012 年,從發展思路和國家戰略定位上,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鐵路設備的核心驅動力是國家戰略的調整。市場往往關注微觀的企業訂單,而我們認為對鐵路設備投資而言,國家戰略調整期是軌交股價的高彈性階段。
從上一波鐵路設備公司的股價波動來看,股價的核心驅動力是國家戰略的調整包括規劃的上調、海外市場的開拓等宏觀因素,與常規訂單的微觀因素相關性不大。
國內戰略調整:市場化引導建設回升。與上一波鐵道部主導鐵路建設不同,此次鐵路建設的興起更多依靠于國家通過運價體制改革、公益補償和盤活土地資產提高ROE 水平;通過審批權限下放、鐵路建設基金設立、金融支持多方面籌措建設資金。這些長效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增加民間資金入鐵的積極性,從而帶動鐵路建設尤其是貨運通道、城際鐵路建設的恢復和興起。
“逆周期”屬性,未來投資額上調值得期待。前期媒體已經報道鐵總將追加今年固定資產投資100 億元(全部用于基建),達到6600 億元,而近期發布的鐵路設備第二次招標公告也基本確定今年的鐵路設備招標額將由年初計劃的1070 億元,上調至約1130 億元。作為“穩增長,保就業”的對沖行業,一旦經濟增長出現下滑,影響就業問題的時候,加大鐵路投資力度將是政府重要的刺激政策之一,同時伴隨著鐵路投融資體系的逐步改革,未來鐵路投資額上調值得期待。
投資建議:受制于2011 年以來的鐵道部調整和建設進程放緩,南車和北車2014年的估值分別為13 和11 倍,而2014 年的利潤增長都超過20%,顯示市場對于鐵路建設和海外出口的悲觀預期。我們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漸明朗和海外市場開拓的進展,悲觀預期將逐漸消除,PE 高彈性階段來臨。同時鐵路設備的逆周期特性提供安全基礎,我們推薦業績確定性更高的南北車,其中北車受益于毛利率提升,業績彈性更大。中國南車(4.60,0.100,2.22%)、中國北車(5.16,0.080,1.57%)的目標價分別為5.4 元和6.75 元,上漲空間分別為19%、35%,建議買入。同時建議關注鐵路貨運、設備招標業績彈性大的北方創業(14.44,-0.310,-2.10%)、永貴電器(29.90,0.900,3.10%)。
投資風險:鐵路投資資金受限;鐵路改革進展速度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