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央行擬限制第三方支付轉賬和消費額度的傳言,阿里巴巴和騰訊方面昨天分別回應稱,余額寶和理財通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支付寶稱:“基于我們對政策的理解和跟監管部門的溝通,支付寶快捷支付用戶申購和贖回余額寶,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理財通認為,其申購和贖回均通過銀行卡實現,不涉及第三方支付,更不會被央行限令波及。
【事件】
央行揮動政策大棒,互聯網理財產品徹底“屌絲化”?
傳言稱,央行擬規定個人第三方支付賬戶轉賬單筆最高1000元,年累計最高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最高5000元,月累計最高1萬元。專家認為,若該草案內容成為現實,將限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會徹底“屌絲化”。
央行秘召BAT三巨頭討論監管,要求“寶寶軍團”不得承諾收益
消息人士稱,央行本周秘密召集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討論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針對P2P網貸、第三方支付和眾籌平臺,央行特別強調“不得吸儲”;而針對最熱門的網上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即“寶寶軍團”),央行要求不能承諾收益,且必須有流動性保證。
央行官員建議向余額寶等收取存款準備金,“讓金融市場更加公平合理”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近日撰文稱,應對包括余額寶在內的貨幣市場基金實施存款準備金管理,縮小監管套利空間,“讓金融市場的競爭環境更加公平合理,讓貨幣政策的傳導更加有效”。上月底,行業組織中國銀行業協會亦呼吁將“互聯網貨幣基金”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繳納存款準備金。
今年已有4家P2P網貸平臺陷入危機,涉及數億資金
P2P網貸平臺平均20%以上的誘人收益率吸引了眾多參與者。野蠻生長的背后,危機也如影隨形。去年8月至今,全國先后有數十家網貸平臺倒閉或提現困難;今年以來至少4家P2P出現提現困難,涉及資金數億元。
二維碼支付被截停 線下支付落誰家之手?
二維碼線下支付在過去一年里風生水起,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此中受益。在支付手續費分成上,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聯的7∶2∶1比例,可能隨著二維碼線下支付繞過銀聯而被改變。利益糾葛促使央行密謀新政,很可能導致未來支付寶或財付通等線上賬戶不能直接對實體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