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出提高保險業重要性的信號并設定目標
國務院于8月13日公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2014年意見")的完整版,該意見已于7月9日由李克強總理批準,并且是7月11日概要的后續政策。2014年意見是繼2006年意見以來國務院層面首次批準的對整體保險業的政策。該意見強調,商業保險應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我們認為,這與2011年十二五規劃中商業保險"作為補充"的表述相比出現了顯著變化。該意見計劃將保險深度(保費收入/GDP)提高到5%(2013年為3%),保險密度(人均保費)達到人民幣3500元(2013年為1900元)。
壽險:注重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再次提及稅收激勵政策
2014年意見支持保險企業發展"創新"商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產品。該意見強調了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及其它養老相關服務計劃,并鼓勵保險企業開發商業醫療/疾病/失能產品,參與健康服務業產業整合/醫院改革。稅收政策已在2006年意見中大致提到而且市場仍在等待具體措施,2014年意見明確指示完善健康保險有關稅收政策,并"適時"開展期待已久的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財險:重點強調災害保險/信用保險/再保險/"三農"保險
災害保險/"三農"保險已在2006年意見中做出了強調并正在發展之中。2014年意見預示著支持力度加大(如對三農保險給予稅收激勵)。同時也強調了信用保險和再保險。
長期利好保險企業,但執行情況仍有待觀察
該意見還要求推進保險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改革,引導外資保險公司將先進經驗/技術植入中國市場,并投資于基建/科技/小微企業。我們認為,整體而言該意見可以增強壽險和財險的發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并應長期利好,而且可能也有利于外資保險公司作為"進一步開放"的一部分。我們將關注遞延稅制等方面的執行細節。平安H股/A股仍是我們的首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