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9月11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公告了新一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環保汽車(1.6 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目錄(第一批)”。
評論:此前市場對新一輪節能汽車補貼政策有部分預期,但預期并不充分。
2010 年5 月開始,國家開始實施第一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 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對于符合條件的車型,單車銷售補貼3000 元,共計120 億元。2012 年5 月底,國家追加了60 億元補貼額度,至2013 年9月份補貼資金全部用完。相比此前的補貼政策,新一輪的補貼政策將油耗門檻由6.3L/百公里提高到了5.9L/百公里,補貼車型大為減少,但并沒有規定補貼總額。從資本市場預期的角度看,市場對此次節能汽車補貼政策于近期出臺已有一定的預期,政策沒有規定補貼總額可能是最重要的預期差。
對行業需求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盡管補貼車型大為減少,但預計對于行業需求仍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原因在于:占全國總需求40%左右的中西部地區是增速最快的區域,小排量補貼車型較為契合上述地區的購車需求。
長安汽車(12.95,-0.060,-0.46%)是自主品牌里最大的受益者。
綜合考慮入選車型數量和車型的銷量情況,以上海大眾為代表的合資企業是最為受益的,其中上海大眾是入選車型最多的企業,達23 款,產品包括暢銷的朗逸、新桑塔納、朗行等,甚至包括B 級車帕薩特(1.4T),體現了合資企業在技術領域的先進性。長安汽車入選14 款,旗下的逸動、CS35、悅翔系列等暢銷車型均有入圍,綜合評估,是自主品牌里最大的受益者,體現了公司多年潛心研發投入的成果。
新一輪節能汽車補貼政策有望強化板塊的進攻性。
今年3 月份以來,我們在《當前乘用車板塊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個別城市限購》、《主流乘用車標的需要的僅僅是一點陽光》、6 月中期策略報告、7 月《買入仍是好的選擇》、8 月《主流乘用車標的仍具有攻守兼備的特征》等報告中,明確闡述了對于板塊和相關主流乘用車標的的強烈推薦觀點。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此次節能補貼政策有望強化板塊的進攻性,繼續強烈推薦長安汽車、上汽集團(17.66,0.160,0.91%)、一汽轎車(10.96,0.050,0.46%)、華域汽車(11.96,0.050,0.42%)等主流乘用車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