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十三五”規劃著手制定三四季度看好乳業股
9月5日工信部網站新聞,乳業“十三五”規劃已著手制定,核心為調結構、保質量、重安全,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乳業集團,同時嬰兒奶粉兼并重組是今明兩年的重要任務。我們下半年全面看多乳制品板塊,產品升級、成本下降、奶粉整合、國企改革為四條投資主線,滬港通提升估值。
產品升級趨勢不改高毛利產品貢獻增量
2009-2013年我國液態奶產品升級趨勢明顯。09年高端液態奶占比為19%,13年提高到29%,CAGR為24%,大眾液態奶同一時期CAGR僅為8%。未來高端液態奶仍將維持快速增長趨勢,到18年占比有望達到45%,13-18年預測CAGR為21%。14年上半年,伊利、光明等龍頭企業的高毛利率產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貢獻了幾乎全部的收入增量。乳制品行業結構升級趨勢延續。
14-15年為上游周期下行階段14Q4-15H1奶價將同比下降
一方面,14年國內奶牛存欄量有所恢復,規模牧場占比穩步提升;另一方面,國外原奶價格持續走低,全球乳制品9月2日最新拍賣成交均價2787美元/噸,同比下降43%。我們測算8月國內外價差已經擴大到35%,預計奶價下跌至3.8元/千克達到平衡14Q4-15Q2奶價將現同比下降。
嬰兒奶粉企業分化伊利穩定
國內奶粉企業上半年分化嚴重,貝因美(16.92,-0.210,-1.23%)和雅士利大幅下降,表現較好的是伊利和北京某國企。其中伊利奶粉業務穩定增長,高端產品增速較快,其中金領冠增長40%,珍護基數小增長150%。
國企改革漸行漸近關注北京國企改革
A股主要乳業上市公司中有三家是國企,其中兩家有激勵,光明和伊利在有效的激勵后,股價都有良好表現。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首農集團已成為北京市國資委系統首批深化改革試點10家企業之一。
重點推薦伊利股份(25.37,-0.020,-0.08%):將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目標價35元
未來產品升級和成本環比下降是主要看點,除了現有新品和明星產品外,此前公司積極布局海外奶源,很可能會有基于海外奶源的新品推出,不斷提高產品結構和盈利能力,目前新西蘭工廠已經進入試產階段。公司在成長性、盈利能力、負債水平、分紅指標上都優于蒙牛,滬港通推出后估值將得到提升。未來半年股價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帶來的雙提。預測14-16年EPS分別為1.39、1.77和2.26元,目標價35元,對應14年25xP/E,建議“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