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法制辦了解到,今年我省立法計劃將于近期敲定,非遺保護、特種行業管理等熱點或被列入立法計劃。此外,今年全省將全面建立行政執法考核制度,各地行政執法人員都要持證上崗,不允許存在任何聘用“合同工”、“臨時工”現象。
快遞安全今年或有法可依
1個電商“雙11”,就有1.52億個包裹涌入物流網絡。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普及,快遞業已經成了與市民關系密切的行業之一。不過,由于缺乏監管,快遞信息安全、服務態度等問題屢屢傳出。“奪命快遞”事件更是拉扯著眾人的神經。除了等待行業洗牌外,業內也呼吁加強行業監管、提高懲罰力度,盡快出臺行業具體的管理規范。而從今年開始,安徽快遞行業監管或將有法可依。
“利用快遞運輸危險品,污染的快件直接造成人傷亡,這樣的事件屢屢發生。還有快遞包裹上的個人信息都寫得很清楚,信息安全如何來保護,都將是立法中將要落實的問題。”省法制辦行政法制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我省計劃就特種行業治安管理立法,快遞業安全監管將有法可依。
去年就被納入立法論證計劃的《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今年被列入了實施類立法計劃,相關草案有望在今年1季度末完成,立法論證會也將隨即召開。
行政執法將不再用“臨時工”
一旦遇到行政執法糾紛,“臨時工”總被相關單位拿來當做借口,以推卸管理責任。這樣的事件并非個例,而且總會引起公眾不滿。對此,省法制辦將在今年嚴格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定《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和證件管理辦法》,將把好執法人員入口關,堅決杜絕聘用合同工、臨時工執法的現象。
省法制辦法制監督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上半年將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涉及民生執法的人社、環保、國土資源、工商、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監管、城市綜合管理7個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實施案卷進行抽查評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執法行為。
“除了系統的規范,我們還會加強動態管理,一旦接到反映違法執法的情況,我們將依法及時受理處理。”省法制辦法制監督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2013年,省法制辦就曾受理了一起經媒體曝光的違法執法事件,并對當事人取消了執法資格。
法制辦今年繼續“開門辦復議”
去年底,合肥市曾出臺新規,明確將集中清理行政審批服務中介組織,嚴禁中介組織“掛靠”政府單位以及禁止干部在中介機構掛職。為了規范市場,合肥市計劃將把中介業務納入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范圍,實行公開招投標,確保中介業務資源公平配置。
記者了解到,這項工作今年將在全省范圍內鋪開。“去年我們就擬訂了一份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管理辦法,并經歷了多次修訂細化,最快在春節后向市民公開征集意見。”省法制辦主任張杰告訴記者,我省將規范市場,對于“黑中介”清理完善,實現中介業務的真正市場化。
張杰還透露,今年省法制辦還將繼續“開門辦復議”,引導信訪人通過行政復議解決矛盾糾紛。
老百姓對于行政案件處理不滿意、有爭議,可以通過申請復議的方式,由法制辦來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