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蘭州市自來水水質監測究竟由哪些部門負責?現階段又如何確保1號自流溝和2號自流溝的輸水安全,發現自來水苯超標的時間點具體是何時?針對市民關注的這些焦點問題,4月13日,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調查小組相關負責人面對媒體的采訪一一作了回應。
三部門集中力量確保各監測點數據準確
蘭州市自來水水質監測究竟由哪些部門負責?苯超標事件發生后,這些部門又在如何協調監測?
針對此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定,蘭州市自來水水質的監測具體由供水企業、環保部門、衛計委等部門負責。其中供水企業具體負責進廠水源的水質、生產流程以及出廠水水質的內部監測;環保部門具體負責水源地保護和監測;衛計委下屬的疾控中心則負責用戶所使用水水質的監測和監管。
目前,這三方的監測設備、技術人員全部都集中在監測自來水中的苯含量上。
目前1號、2號自流溝南線管道安全無慮
既然3號自流溝和4號自流溝出現被污染狀況,與之相鄰的1號自流溝和2號自流溝是否安全?南線輸水管道是否安全?相關部門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蘭州市目前的供水安全?
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發現3號、4號自流溝被污染后,供水企業立即采取措施,關閉3號、4號自流溝,杜絕污染水體再次流進二廠。同時立即對1號、2號自流溝的水質進行監測,由于1號、2號自流溝距離3號、4號自流溝有25米的安全距離,所以,截至目前,據監測,1號、2號自流溝水體完全正常。此外,南線管道是直徑為1.8米的鋼鑄管道,此次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目前全市的供水主要依靠南線輸水。
是否存在遲報、瞞報等問題將展開調查
究竟是什么時候發現自來水中苯超標的?供水企業又是何時向相關部門報告的?這一系列時間關鍵點尤為社會各界所關注。
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初步掌握的兩個重要時間節點是:
4月2日,供水企業發現自來水中苯含量微量超標,含量在1.66微克/升至13微克/升之間。真正發現超標是4月10日下午3時30分左右。隨后在11日凌晨,供水企業向蘭州市建設部門進行了匯報。蘭州市政府接到具體報告是在4月11日上午7時。
既然之前已經發現自來水中苯含量出現異常,直至超標,供水企業為何直到11日凌晨才上報,這算不算遲報或者瞞報?針對這一敏感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就事故原因,以及涉及到的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調查小組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