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農架機場于5月8日正式通航,機場建設因削5個山峰填數百個溶洞引起質疑。官方稱機場環評報告2013年10月已在神農架環保局網站公布,但在該網站上查不到相關報告。另外,機場設計年輸送旅客能力為25萬人次等也遭質疑。
湖北神農架機場于2013年4月開工建設,咬定“建設中國最美生態機場”的目標。
機場迎首飛環評仍涉密
通航日期一推再推,環評報告一瞞再瞞,在無數爭議聲中,湖北神農架機場5月8日終于通航。6日,神農架林區旅游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神農架機場將于5月8日正式通航。據介紹,目前僅開通上海-武漢-神農架航線,由東方航空公司執飛。6月起將常態化,每日一班,單程票價定為1060元。
從開建到通航,神農架機場一直伴隨著質疑聲,尤其是曝出的環評報告疑云更是將機場推至風口浪尖,機場的通航時間也一再推遲。一年前,記者實地探訪過機場,當地宣傳部稱等到通航時再回應環評問題。6日,記者只得到一句回應:“環評報告在去年10月已公布”,但記者多方查詢卻無果。
通航曾幾度推遲
根據當地政府的設想,神農架機場的通航時間最早定于去年“十一”。去年5月,湖北機場集團公司與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協商決定:在神農架機場工程竣工驗收、校飛、試飛、行業驗收通過后,林區政府無償將機場整體移交給湖北機場集團公司組建的神農架機場公司經營管理,雙方將共同推動旅游產業和航空業的互動,打造精品旅游航線。
但隨著媒體質疑機場建設破壞生態環境,尤其是“環評報告”缺失,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機場建設進程,“十一”通航并未如期。去年11月7日,神農架機場試飛成功后,民航湖北監管局宣布:神農架機場將在同年年底投入使用,結果因相關驗收工作未完成而再次推遲。
今年3月,中南民航管理局對機場進行了行業驗收,標志著神農架機場具備了通航條件。隨后,當地政府放出消息稱,有望在4月中旬通航,但不久之后再次辟謠,理由是“有一些準備工作還未完成”,至于何時通航,會待條件成熟后統一發布。
6日,林區政府終于宣布:5月8日通航。距離最初計劃,已經延遲了半年之久。
環評“公布”查不到
盡管神農架機場已經正式通航,但籠罩其身的“環評”疑云仍未消散。從奠基到建成,當地政府始終不出示機場的“環評報告”,記者6日再次提出此事,林區新聞辦負責人彭劍利回應稱“神農架機場環評報告,早已于2013年10月18日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公布”,此后再不回應。
然而,記者在神農架林區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卻始終找不到這份“報告”。有知情者向記者透露,2013年10月18日,神農架林區環保局網站曾發布了一條“機場公示”:“為做好項目環評信息公開工作,在環境保護部已批復的《新建湖北神農架民用機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基礎上,對報告書中有關秘密的內容進行了刪除。”
這個“批復”是否等同于批準?為何不見公開?對此,記者查詢相關資料得知,“公文中的批復,以其表態的可否來劃分,可分為同意、不同意和部分同意請示事項的批復三種。”
神奇的是,6日17時08分,@天下最美神農架在微博發布了一張截圖,并配文字:“這是什么?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架機場環評?”記者看到,這張截圖顯示為環保部文件,名為《關于湖北神農架民用機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序號為“環審(2009)325號”。隨后,神農架林區宣傳部官方微博@中國湖北神農架轉載了這條微博,并評論“神農架機場環評報告”確認這就是媒體追問的“環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