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信息被偷梁換柱、本該屬于自己的事業編制工作被冒名頂替,這一“羅彩霞事件”的翻版發生在湖南衡陽縣女子曾巧娟身上。去年8月她意外發現另一名女子正在占用她的身份,并且冒名在衡陽縣工作了長達兩年之久。目前,曾巧娟已接到了恢復工作的通知。曾巧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衡陽那邊要求她本周回去參加工作,她預計本周四啟程回衡陽赴職。
去年在廣州辦理社保卡時,曾巧娟發現了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的情況。她的身份證號在公安系統內所對應的照片,是一個臉頰偏胖的陌生女士,這引起了她的懷疑。這張照片,最終被證實屬于一個來自其老家湖南衡陽縣、名叫聶小力的當地女性,她此前冒用曾巧娟的身份,于衡陽縣計生服務站已工作了兩年之久。另外,聶小力的叔叔賀祖信,就是曾巧娟2000年試圖辦理衡陽縣事業單位編制的委托人。
曾巧娟出生于1981年,2000年于耒陽師范學校畢業后,她決定參加最后一次湖南省畢業生的就業分配,希望獲得一份衡陽縣城的穩定工作。她通過母親找到在衡陽縣財政局工作的賀祖信,希望他能從中幫助安排。之后曾巧娟將自己的檔案、畢業生推薦表和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都交給了對方,并稱曾兩次送去錢財,作為“開編”的費用。而在看到所托之事遙遙無期后,曾巧娟放棄謀職,選擇了外出到廣州去打工。直到去年,她才知道另有他人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占據了衡陽縣計生服務站的一份工作。
賀祖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并沒有參與安排工作,當年只是幫曾巧娟打探一些信息,并沒有拿過曾巧娟提供的檔案資料。對于是否曾經收受錢財,他向媒體表示,當地紀委已經開始對他展開調查,他不便再透露更多消息。
目前,衡陽縣公安局已經對聶小力、賀祖信二人立案偵查;同時,衡陽縣公安局人口大隊下轄一個中隊的指導員陳某耕曾經幫助聶小力辦理假身份信息,該民警已被衡陽縣檢察院立案調查;另外,衡陽縣將恢復曾巧娟在計生服務站的工作。
對話
曾巧娟:已沒有怨恨 只能感慨命運安排
目前曾巧娟正在廣州辦理工作的交接,在這個“別人的地方”工作生活,曾巧娟已經過了十余年“邊緣化”的生活。本周四,她將回到老家衡陽,嘗試重新回到本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
記者:現在你的工作安排有什么最新進展?
曾巧娟:現在只通知我回去報到,具體是什么安排我還不知道。可能要等到回去后再說。我預計周四回家,另外還在考慮能不能協調到一份計生服務站之外的工作。我現在還在廣州,在辦理現在這份工作交接的事情。
記者:如果回家的話,你丈夫的工作、孩子的照料要怎樣處理?
曾巧娟:我先生是我在工作中相識的湖南老鄉,我們在2009年結婚。目前他也在廣州工作,等我在衡陽那邊工作穩定下來,我會把孩子接回去由我來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再商量工作調度的問題。
記者:你在廣州工作了多少年?做的是什么工作?
曾巧娟:我2000年畢業,2001年就出來打工了。在這里最開始做辦公室文員,后來做的是生產計劃的相關工作。但這都是無奈之舉,如果當初在衡陽縣能夠找到工作的話,我是不會出來的。這么多年在外面,好像一直生活在別人的地方。
記者:怎么理解“別人的地方”?
曾巧娟:有一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很多人都有的。我們的社交圈子都是一起外來打工的人,本地人的生活是融不進去的。我原本只想在家鄉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記者:為什么沒能在縣里找到這樣一份工作?
曾巧娟:當時我中專畢業后,還是托我媽媽找到了賀祖信請他給安排工作。他們原來是一個生產隊的,也算是相熟。另外當時又花了錢,所以感覺還是比較穩妥的。但誰知道一等下去,就沒有音訊了。后來在家里待業,我又覺得不能坐在家里等著父母養我,所以只有出去打工。
記者:沒有想過這個工作機會最終給了別人?
曾巧娟:完全沒有。直到我看到發給我的社保卡照片不對,我的第一反應都是“搞錯了”,沒想到會有什么大問題。我打電話給社保中心,對方說信息都是從網上調出來的。然后我就回老家,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去查,發現我的戶口都被調到一個姓羅的戶主名下了,而且顯示我和戶主的關系還是“兄妹”,我就很奇怪,可是到這時候我都還沒發現。
后來正好我需要辦一張流動人口婚育證,于是到了我們縣的計生服務站,然后就看到門口的工作人員表里竟然有我的名字,但這個人顯然不是我。到這時候我才發現了問題。
記者:一番周折現在工作終于要回來了。
曾巧娟:對。我就是覺得,原本會是屬于我的生活,我過了十多年才重新拿到。我結婚、生子,一直在廣州打工,一家人擠在一間不大的出租屋里生活,覺得人生軌跡都被改變了。
記者:心有怨恨嗎?
曾巧娟:這么多年了,只能感慨說是命運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