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恐事件頻發的大背景下,近期,全國多個省份對外宣布,一線民警將“配槍攜彈”巡邏,以迅速處置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
與此同時,全國警方為期3個月的使用武器警械專項訓練活動正在展開,以規范民警使用槍支的行為,提升實戰能力。
訓練實彈射擊不少于30發
提升一線民警的用槍能力,已經成為公安部關注和重視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期公安部對外宣布,從4月初開始,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3個月的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專項訓練活動。
公安部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此次專項訓練活動在全警開展,重點是大城市和市縣以下公安機關參與街面執勤巡邏、突發事件處置等一線警務活動的基層民警。每一名民警訓練時間不少于5天,每一項規定科目通過訓練都能熟練掌握。其中,實彈射擊不少于30發。
記者了解到,4月初,公安部在公安大學舉辦了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專項訓練骨干教官培訓班,為地方公安機關培養了150名骨干教官,并編印了《專項訓練學習手冊》。4月中旬至5月,公安部在8個公安部警務實戰訓練基地和北京、上海公安院校舉辦了教官培訓班,為全國市級公安機關培養了1200名教官。隨后,各個地方將陸續組織訓練。
按照公安部計劃,此次專項訓練,將按照每個縣級公安機關3名教官規模,共培養大約1萬名專項訓練教官,對基層民警進行訓練。
與此同時,針對近期頻發的暴恐事件,北京、上海、云南、陜西、廣東等多個省份開展了一線民警配槍巡邏活動。
部分省份制規章規范用槍行為
在各省份開展一線民警配槍巡邏活動,如何規范槍支使用便成為重要問題。
上海江蘇路派出所教導員王偉稱,此次配槍巡邏的民警都是平時出勤率比較高,家里負擔較輕,性格比較穩重的民警。
為了保證配槍巡邏民警不出意外事件,上海市公安局專門組建了一支由專、兼職的心理教官和華東師范大學專業心理咨詢師共同組成的“五人工作小組”。上海所有配槍執勤民警要在市局統一的心理測試平臺上,完成三套專業的心理測試表。其中,“公安民警應激生活事件調查表”專為這次配槍任務量身定制。
公開報道顯示,上海公安部門專門出臺了一份《上海公安派出所民警佩槍執勤工作規范》,其中詳細羅列了6個方面44條規定,嚴格規范巡邏警槍支使用和攜帶情況。
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巡邏指導處處長芮明華稱,上海市公安局已經要求,配槍巡警每次拔槍、開槍都需要寫報告,由相關部門審核。此外,巡警僅在執勤期間攜帶槍支,且執勤期間不允許離開工作崗位。離崗必須歸還給專職的槍械管理員,并清點子彈。步巡時,民警手必須放在槍支上以保護槍支安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一線民警配槍巡邏對震懾暴恐犯罪、防范暴恐事件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配槍后如何使用槍支、如何管理槍支,各個省份還應該出臺更加細化的規定,避免在此次配槍巡邏活動中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