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人人網貼出一個人的畢業照,并戲稱為“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原來,這個被網友戲稱“炫酷高冷到沒同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只有她一個學生。
昨日,薛逸凡接受記者專訪,稱對古生物專業的興趣讓她選擇了報考北大,已計劃出國深造。
為什么選古生物專業?對這一專業很感興趣
發布在人人網上的照片,在給薛逸凡帶來名氣的同時也帶來了困惑,她猶豫再三,還是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薛逸凡說,她完全是對古生物學專業有興趣才選擇了該專業。“我就是特別想學習這個專業,我來元培學院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古生物。”
薛逸凡表示,早在北京市十一學校就讀高二時,她就很清楚自己對古生物專業的興趣。“當初我查到全國只有北大在本科開設這個專業,所以決定報考北大。”
進入北大元培學院后,薛逸凡大一就確定了大致的學習方向,在大二選擇專業方向時,她選擇了心儀已久的古生物學專業。“當時院里其他同學選擇了北大開設的其他各類專業,基本上同一寢室的同學所選擇的專業都不一樣,只有我選了古生物專業,所以專業就只有我一個人。”
薛逸凡透露,北大古生物學專業雖然近幾年每年都有學生選擇,但數量很少,專業基本上只有一個人。
古生物專業學什么?課程以地質和生物學為主
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去年在接受《北大青年》采訪時曾經介紹,古生物專業是一個特別典型的跨學科專業,課程以地質學和生物學為主。
北大古生物專業負責導師、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建波亦介紹,古生物學是利用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蘇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是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學科。
目前,國內只有北大、南京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開設了本科古生物專業,且招生人數都有限。
盧曉東表示,事實上,在元培學院建立前,北大曾有開設過古生物專業。上世紀90年代初,北大古生物專業設在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那時我們對什么是跨學科認識不太夠,課程設置上大部分是地質方面的課,”盧曉東解釋,“后來在1998年專業調整時就把這個專業取消了。但這個專業很重要,所以在元培學院成立后又恢復了———學生在元培,去生物系修一半課,去地質系修一半課。”
雖然人少,但該專業的學生很受重視。據劉建波介紹,國內許多相關研究單位都迫切希望吸引北大古生物學專業本科生到本單位深造。盧曉東也說,雖然古生物學專業人才需求量不多,但在理論與應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畢業生不僅可以從事古生物學基礎研究,在石油、煤炭等能源工業方面也大有作為。
一個人怎么上課?選課加入其他專業教學
采訪中,記者得知薛逸凡能夠一人“獨享”一個專業,與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獨特的人才培養機制有關。據了解,元培學院作為北京大學第一個非專業類本科學院,通過對學生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在學習制度上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模式。“通俗地說就是低年級進行通識教育,到了高年級學生再結合個人興趣與規劃選擇具體專業。”
盧曉東表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從設立之初,就從學科交叉角度設計了全新的培養方案。
由于薛逸凡所選的古生物學專業需要選擇生物專業和地質專業課程,選課時偶爾也會遇到“撞車”。她舉例,如果生物專業的某些課程從秋季學期換到了春季學期,本專業學生可以集體調整,但古生物專業就一個人,可能與地質課程沖突。不過,薛逸凡也表示,北大其他專業學生一樣可能面臨類似情況。
當然,薛逸凡也感受著一人一專業的“幸福”。她說,“元培每個專業都設有課程指導老師,而且因為我們專業人少,所以我跟專業負責老師的聯系較多。如果有問題上報,老師們還比較重視。”2012年,薛逸凡曾申請參加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舉行的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地空學院也給予了她資助。
劉建波強調,古生物專業利用了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現有的優質課程資源,所以在培養過程中,不存在一個學生上課的情況。薛逸凡同學是一名學科基礎好、科研能力強的學生,已經發表了一篇國外SCI期刊學術論文,本科畢業論文也獲得了96分的高分。
談照片
陪父母回校所拍
薛逸凡說:“網上流傳的照片是在周末陪父母在學校穿學位服畢業留念時所拍。因為我7月底即將赴美攻讀碩士學位,十分舍不得離開學校,沒有想到這張照片引起了如此大的關注。”
目前,薛逸凡已經被美國卡耐基梅隆計算生物學碩士專業錄取,獲得了fellow ship,同時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環境生物學碩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古生物學博士等院校的offer。
跟帖
“班級聚會隨時進行”
截至昨日21時,共有79個人人網用戶分享了此話題,微博上的轉發量則難以計數。
在微博上,網友都是一副調侃的心態。@ JJ豬翊晨開玩笑道:“北大,只要你錄取我,我就去。我對研究什么古生物雖然沒有興趣吧,但是我可以培養興趣的。來吧,通知書。”
還有網友調侃,“優點就是班級聚會隨時可以進行!”
當然,也有網友感慨,例如@溫哥華之夜就說:“我們這一代很多人學習是為了有好工作。我們犧牲了。現在我們舍去自己的專業,憋屈地生活,辛苦地培養孩子。教育不改,我們的孩子還是要為生活去學習。”
師兄
北大初設古生物專業
當年也只有一個學生
2008年,北大元培學院設立古生物學專業。張博然是選擇這一專業的第一人,在他那個年級的學生里,這個專業也只招收了他一個學生。張博然是山東省2005年高考理科狀元。在元培學院,他修過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哲學系等多個院系的課程,后來將專業方向定在了生物學。
北大元培學院官網顯示,2010年,張博然拿到伯克利大學的offer。
延伸
梵文也是“高冷”專業
北大著名的“高冷”專業還有梵文。目前國內只有北大東語系有梵語巴利語專業,是季羨林先生親自創立的,但并非每年招生。新中國成立以來,本科一共只招收過三屆:1965、1984和2005。2005級一共8個人,多半是保送和定向的。
北大東語系梵文專業的趙同學告訴南都記者,“北大秉承的是德國式嚴格教學法,2005級北大梵巴專業的同學,必須在一年內把基本語法全部記下來,他們幾乎每天要做作業到凌晨兩三點種才能睡覺。上學期我旁聽了一部分段老師的基礎課,第一堂課去了五十多個人,最后一堂課考試的時候只剩下四個人了。本學期也差不多。”
趙同學說,“過去一個月我也幾乎天天一兩點鐘睡覺,要做練習、預習下一課、背名詞變格和動詞變位。若不這樣的話,光聽聽而不花時間消化,根本就連聽都聽不懂。總之,學習梵文是非常辛苦的。你若真的想學習,要做好心理準備。至于梵語專業后續可以從事的專業,主要是歷史、比較文學、文學史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