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9日電 今年高考期間,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通許縣發生高考考生替考舞弊事件。今天下午,河南省教育廳公布了該事件的最新調查進展。
調查進展說明如下:
一、按照考前安排,高考結束后省招辦正在對考生進場照片信息、視頻信息進行比對,根據各科目考試進場照片、報名時的照片,對視頻審核和指紋驗證存疑的考生逐一比對,并重點對杞縣、通許縣考生逐一認真進行信息比對。
二、經公安機關積極偵查,截至18日晚,杞縣、通許縣已經調查控制了23人(其中:5名學生家長,1名媒體報道中出現的豫BQW665車主兼司機,1名主考、12名監考和4名起中介作用的教師共17名教師)。目前23人中已有9人供述承認涉案。已核實通許縣、杞縣疑似被替考生4人,其中通許縣1人,杞縣3人。對于兩縣的全部監考人員也在繼續排查。公安部門已對有關人員采取了相應措施,同時派出警力抓捕其他參與該案的違法犯罪分子。
三、真誠歡迎社會各界和媒體監督工作,我們將盡快查清查實案件,啟動問責機制,嚴肅處理違法違紀人員,切實加強當前評卷、錄取工作,確保高招的公平公正,切實維護考生的切身利益。在今年高校新生入學資格審查時,要加大復審力度,通過多種途徑,確保不讓一個替考考生蒙混過關。
河南被曝光替考點校長:能替考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新華社鄭州6月18日新媒體專電 (記者劉金輝 馬意翀)河南杞縣二高是被央視曝光的存在替考的考點之一,該校校長白世平是一個有著31年教齡的“老教育”,他當時擔任該考點的6個副主考之一,主考為該縣教體局的一位副局長。他說,兩名監考老師對整個考場負有很大責任,如果他們發現問題不上報,那其他人很難發現問題。
白世平說,他當時作為副主考之一,主要做一些硬件的外圍保障工作,看了媒體的報道也很驚訝,沒想到這么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替考,當時監考老師上報有2個或3個有異常情況的考生,但后來經主考、副主考核實確認,排除了作弊的可能。
“現在的考試制度是這樣的,主考、副主考包括巡考在考試期間是不允許進入考場教室內的,為的是防止他們作弊如遞紙條什么的,所以考場的兩名監考老師就對整個考場負有很大責任,如果他們發現問題不上報,那其他人很難發現問題。”白世平說。
白世平說,每個監考老師只有在開考半小時前去領試卷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監考哪個考場,而安排監考順序是由市招辦負責的,這么短的時間內怎么做工作?但如果是事先安排好的,誰能做到這一點?肯定不是一般人,防替考或作弊,關鍵還是管好人,替考利益鏈背后就是一條腐敗鏈。
“替考這個事情影響非常壞,我們也對它深惡痛絕,這不僅影響高考的公平公正,對學風、教風都影響很大,考生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才取得好成績,而個別人通過搞投機、作弊就能取得好成績,這就會使學生的努力程度受影響。”白世平說,“另外,還會影響到這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如果大家對關系千家萬戶的高考都失去信任的話,那后果是很嚴重的。”
杞縣二高的學生、老師及學生家長也同樣對高考替考這種事情表示不滿。一位來接孩子的家長說:“這非常不公平,我覺得有關部門一定要嚴肅處理,總是出現怎么行啊?等于對其他同學不公平。”
杞縣二高政治課老師葉曉劍說,教育公平是起點公平。學生寒窗苦讀十年,竟然發生替考,學校其他同學肯定不滿啊!對老師來說,幫助別人作弊有悖師德,要丟飯碗的,這是個大事兒。
一位袁姓的高二學生說,不管成績好壞自己是不會找人替考的,這是違法行為,是要冒很大風險的,而且自己良心上也過不去。
白世平說,這個事情確實值得我們反思,因為高考的重要性,難免讓一些人產生作弊、替考等想法,但是他能不能成功就跟我們的管理有很大關系了;客觀講,近年來高考越來越嚴格,使用的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多,比如使用指紋機,但如果有人對它視而不見,指紋機管什么用?所以關鍵還是管好人。
白世平建議,防范高考作弊,一是查處一定要嚴厲,讓其付出高昂的代價,不敢作弊;二是高考監考的相關制度需要更加嚴格,讓想作弊者無機可乘;三是對老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還需加強,讓他能抵御住各種誘惑,減少腐敗。
另外,記者從河南杞縣縣委宣傳部了解到,媒體曝光河南替考事件后,涉及此事的杞縣迅速采取行動,兩名被替考學生的家長、涉事監考老師及主考等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并接受調查。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是否還有其他涉事者尚不清楚。杞縣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等正式調查結果出來后將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公布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