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恐怖主義的網上推手——“東伊運”恐怖音視頻》電視專題片,并表示要堅決打擊利用互聯網開展恐怖活動的行為。記者從這部時長24分鐘的專題片中獲悉,“東伊運”在今年前6個月已發布73部恐怖音視頻。
國信辦網絡新聞應急事務局副局長方楠昨日指出,越來越多的恐怖組織利用互聯網招募人員、傳播暴恐思想、傳授暴恐技術、籌集恐怖活動資金、策劃恐怖襲擊活動。互聯網已成為恐怖勢力開展活動的主要工具。
方楠表示,國信辦已同境外十幾家國際知名網站就打擊恐怖音視頻達成共識。
“東伊運”頭目曾網上號召恐襲
數據顯示,近年來“東伊運”制作的恐怖音視頻數量呈明顯增長態勢,尤其在2013年出現爆發式增長。而這一年,也是中國境內發生暴恐事件數量激增的一年。
2010年,“東伊運”發布的音視頻為8部,2011年發布了13部,2012年為32部,而在2013年該組織發布的音視頻數量激增到109部,是上一年的3倍多。這些恐怖音視頻除了散布恐怖主義思想外,還積極呼應中國境內的恐怖活動,傳授恐怖襲擊的方法與技能,如教授使用槍械、制作炸彈,如何實施爆炸等。
據介紹,在中國發生的暴力恐怖案件中,涉案人員幾乎無一例外觀看、收聽過宣揚、煽動暴力恐怖的音視頻。中國境內發生的暴恐事件都與“東伊運”以及其發布的恐怖音視頻有直接關聯。
據悉,恐怖組織將在互聯網上傳播恐怖信息作為其活動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即“網上傳播,網下實施;境外煽動,境內實施。”
據介紹,在“10·28”天安門恐怖襲擊案件發生的第二天,“東伊運”便以音視頻的方式在互聯網發布聲明,號召攻擊下一個目標。
“東伊運”早在2003年12月,已被公安部認定為恐怖組織。此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東伊運”大肆運用網絡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手段,甚至直接策劃、煽動、組織實施在中國境內的暴恐活動證據確鑿。
人工與技術結合發現涉恐音視頻
方楠指出,目前,越來越多的恐怖組織利用互聯網招募人員,傳播暴恐思想,傳授暴恐技術,籌集恐怖活動資金,策劃恐怖襲擊活動。“東伊運”正是利用互聯網信息“自由流動”和國際互聯網監管上的漏洞,將恐怖音視頻上傳到境外知名社交網站和視頻分享平臺上避免打擊。
方楠表示,涉恐音視頻大都隱藏在私密圈子中傳播,尋找比較困難。此外,如何識別涉恐音視頻也帶來了一些難度。據該負責人介紹,由于該類片子很多是維語的,因此目前鑒別須依靠技術識別與人工審核的方式結合。
談到對傳播恐怖音視頻“處罰機制”,方楠強調,“對網站的管理,企業是責任主體,在自己的網站上,不能出現類似信息。發現后,開始會警告,再嚴重就涉及違法犯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