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南海舉行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總理,我們不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自己就可以做好!”對于她的建議,李克強稱“很有啟發”。
董明珠多年前就提出了反對家電補貼的觀點,這一次她在總理面前很直接地表達了出來。“要預防能效補貼帶來成本浪費,拉動內需不能靠財政補貼,而應該交由市場機制。”去年兩會期間,董明珠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
董明珠說,過去補貼過程中,市場出現以次充好,低能效冒充高能效的現象,但又不可能把上億臺的空調拿來一臺臺檢測,成本過大。所以拉動內需,更好方式是交給市場機制來做。
我國家電補貼政策始于2008年,先后有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三輪,此間,國家還曾出臺過單獨針對空調的兩輪補貼。但在補貼政策實施過程中,負面影響日趨明顯。
今年4月,董明珠在2014中國商界木蘭年會又一次炮轟了補貼政策,稱國家實行節能補貼的時候,有的企業都發達了,但第二年政策一走,就虧損了。
實際上,在政策紅利刺激下,幾乎所有的冰箱、洗衣機和空調企業都在擴大自己的產能,嚴重透支了市場的消費力,導致很多企業換上了“政策依賴癥”。據了解,目前所有家電補貼政策都已經退出市場。今年年初,曾有消息稱政府將開啟節能領跑制度,并已約談部分企業,但政策最終沒有發布。有分析稱,在目前的環境下,補貼政策重啟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