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年度最不幸航空企業,今年則非過去一直口碑還不錯的馬來西亞航空莫屬。MH370航班失聯至今尚無消息,今天,更驚人的突發新聞又出現在全球各大媒體頭版:一架屬于馬來西亞航空的大型波音777客機在俄烏邊界地區又失去聯系。據最新消息,這架航班號為MH17的自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客機是被來自地面的防空導彈擊落。
消息一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誰擊落了這架民航客機?俄羅斯媒體第一時間出來指出是烏克蘭東南部的分離主義民兵所為,然后,半小時之內,俄媒又改口稱是烏克蘭防空導彈所為。中國的社交網絡上有人則推測是俄羅斯空軍或防空部隊所為。這一事件包含復雜的國際政治影響。厘清真相需要復雜和專業的調查結論,目前我們能做的只是根據現地的一般環境做一些合理推測。
目前初步消息已確認為擊墜,所以,從一般情況而言,就責任者角度來說,導致誤擊和墜毀的原因只有三種:俄羅斯空軍所為,烏克蘭空軍或防空部隊所為,或烏東南部分離主義民兵組織。就方式而言,則有兩種,空中戰機發射導彈或使用航炮擊落,或地面防空火力擊墜。初步信息都聲稱為地面防空導彈所為,因此第二種可能可以排除。此外,分離主義民兵也沒有高空戰機裝備。
人們首先最關心的是,是不是歷來強硬,而且歷史上有多次擊傷和擊落民航機記錄的俄羅斯空軍所為。從目前情況看,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并不高。一則,普京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消化吞并克里米亞帶來的國際制裁,為此,俄方一再表示對烏東南部分離主義勢力不會親自進行軍事干預。如果俄擊落馬航客機,則本來已因烏克蘭危機和吞并克里米亞而十分低落的俄羅斯國際形象勢必跌破地板,也為俄管控制裁和修補國際形象帶來更負面與復雜的環境。
目前情況下,美國和烏克蘭以及北約對于俄羅斯戰機越境進入烏克蘭必定有嚴密的監控,因此,俄羅斯戰機越境進入烏領空,并在空中開火擊落民航機,這種情況假如發生,不太可能逃脫美烏的雷達和軍事監控網絡。同時,假設俄羅斯軍方已經秘密部分進入烏東南部,以保護分離主義勢力,那么,俄羅斯的防空識別能力也足以區分在既定巡航路線和空域飛行的大型民航機。所以,俄羅斯空軍戰機或俄羅斯地面防空力量直接出擊,擊落MH17的可能性極低,甚至可以基本排除。
會不會是烏克蘭人所為呢?前不久美國對烏克蘭實行緊急軍援,據報道有加強電子監控的內容,顯然當時是為了防止俄對烏東南部地區進行軍事干預。而不久前在針對東南部叛亂地區的打擊行動中,烏克蘭空軍由于造成平民傷亡,已經使俄軍干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使得烏方暫停了空軍行動,而這一地區地面為鄧涅茨克的分離主義民兵控制,烏軍無法在地面部署防空導彈。所以,雖然俄媒體率先指責烏軍,但烏軍誤擊MH17的可能性實際上也很低。剩下的最大嫌疑者只能是該地區的分離主義民兵。有人認為,分離主義民兵沒有可以擊落在100000米左右巡航高度飛行的大型民航機的遠程大型防空導彈設備。一般來說,民兵只有較小型的輕武器和地面裝備。但必須考慮一個背景,即在前一段烏空軍的襲擊中,俄方提出了嚴重抗議,并以人道主義災難向國際社會呼吁,而俄烏之間的邊界是開放的,俄與烏東南部分離主義民兵及政治勢力更是聯系極為密切,因此,在烏空中襲擊對分離主義構成重大威脅的情況下,俄本身又對這些分離主義民兵負有實際的保護責任,因此,秘密輸入大型防空導彈系統可能性是極大的。同時,考慮到分離主義民兵在訓練和作戰方面的不熟練,作戰配套體系的不完善,其對空識別能力是很有限的,此外,他們也未必有與民航信息進行實時溝通的設施與制度,在此情況下,誤擊的可能性就極大了。
分離主義民兵嫌疑較大還有個跡象。前不久由于烏空軍的襲擊,民兵組織一直在設法反擊空中威脅。民兵組織領導人在國際社交網絡上已經揚言有能力擊落襲擊的任何型號戰機。也許這是在暗示他們已經擁有了一些具備中遠程打擊能力的防空裝備。
最新消息,已有外媒稱烏分離主義民兵操作俄制施基利(Shtil)中程防空導彈系統造成誤擊。施基利系統本為俄羅斯牛郎星科研生產聯合體于1980年代研制和生產的艦載中程防空導彈,作戰性能優良。而考慮到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占領,俄在占領期間控制了大量原來屬于烏克蘭的艦艇,這些艦艇很多都裝有施基利防空導彈,如此,假如此事真為分離主義民兵所為,則這些艦載的導彈系統很可能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來源,而俄方也很方便為分離主義民兵提供改裝這些導彈的科技人員,利用這種改裝的間接獲得海軍導彈,很符合普京不直接干預烏東南部的政策,也可以為事發后擺脫責任提供很好的借口。當然,還有很多款俄制防空導彈有能力擊墜這件飛機。最后,全部的真相如何,還要等未來的國際空難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