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連綿細雨仍然籠罩著貴州銅仁地區,雨勢的逐漸變小也讓當地市民稍微松了口氣。市民譚樺告訴記者:“昨日的雨太可怕了,看著暴漲的河水就擔心會不會沖出河道。”
截至7月17日,銅仁市防汛搶險指揮部辦公室數據顯示,本輪強降雨已造成銅仁印江、松桃、石阡、碧江、德江、江口、思南7區、縣92.83萬人受災,其中緊急轉移安置8.68萬人。
“這是銅仁近十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銅仁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雷勇告訴記者,為了救災,僅子弟兵便出動了2100人次,而救災足跡幾乎遍布銅仁全境。“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
“道路嚴重損毀、村民緊急撤離隔河相望、生活物資全部沖走、莊稼良田一片汪洋。”這是在銅仁市區通往碧江區和平鄉主干道沿線看到的景象。
在受災最為嚴重的碧江區燈塔辦事處馬巖村民組記者看到,房屋被洪水浸泡的痕跡清晰可見,路面一片狼藉,村民們正在清洗僅存的一點日常生活用具。
突如其來的洪水,幾乎沖走了村民全部生活物資,為了使受災民眾有飯吃,有水喝,當地黨委、政府將400余盒飯送到受災村民的手中。碧江燈塔辦事處馬巖村村主任盧廷輝告訴記者,洪水已經把糧食、生活用品等生活物資全部沖走,村民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政府正通過送盒飯以及搭建臨時灶臺等措施,保證村民基本生活。
村民田洪貴在家里簡易的木板上和家人吃著盒飯,他說:“這是政府為我們送來的飯,雖然我們受災了,糧食被沖走了,什么東西都被沖走了,但是生活有保障,我們很安心。”
而在受災嚴重的另一個村民組-巖董村,昔日的“菜籃子”如今已是一片汪洋。談起此次洪災,蔬菜大戶吳可華一臉惆悵。吳可華回憶說,暴雨持續了幾個小時,猛漲的洪水幾乎瞬間將菜園灌滿,400多個400多個大棚被沖走,所有蔬菜無一幸免。
奔騰洶涌的洪水也沖垮了碧江區和平鄉主干道,沿線受災頗為嚴重。在碧江區環北辦事處清水村清水塘水庫前,圍墻被洶涌的洪水推到并沖走。從山上奔襲而下的洪水穿越了村民唯一的出山通道,村民試圖騎車強行通過,不料摩托車悉數被沖倒,無奈之下,三五個村民互相幫忙,十分困難地踏上回家的路。
目前,交通部門工作人員和駐村干部正24小時駐扎在危險路段,時時監控著水位的變化,并及時組織疏散群眾。
在清水塘水庫前行一千米的路旁,被洪水撕爛的廣告牌上可以依稀地看到“勇霞生物純油銷售公司”的字樣。
踏進廠區,淤泥立刻覆蓋了腳踝,棉被、加工器械等凌亂地撲在空地上,廠房已經垮塌。負責人艾勇看著這一片狼藉的廠區,滿臉惆悵,這個花去自己100多萬元人民幣和四年時間經營的企業一瞬間化為烏有。
然而,銅仁的災情仍在擴大,因為降雨仍在持續,銅仁石阡縣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至記者發稿時仍未取消;而銅仁印江的山體滑坡已造成當地152棟房屋倒塌,3名民眾被埋,救援正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