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寧7月20日電 題:“重見天日的感覺真好!”—云南富寧塌方隧道獲救人員講述被困歷險記
經歷了生死一瞬,在恐懼、絕望、緊張、焦慮、煩躁中度過了131個小時的14名工人,20日凌晨安全獲救并被送到醫院觀察。20日下午,記者到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人民醫院采訪,聽被困人員講述他們的隧道歷險和被困6天6夜的心路歷程—
拱架剛裝好 就困隧道中
52歲的張蘭艮是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有6口人,他是家里的支柱。
“隧道塌方前,我和工友剛把拱架裝進斷面,突然聽見后面"嘭……"的一聲,回頭一看,一股灰塵撲面而來,幾乎就在一瞬間,電燈滅了,什么也看不見。”張蘭艮說,當時他的位置離垮塌位置有20米左右。
隧道里漆黑一片,大家都非常害怕,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我們找來手電筒看,塌方體堵住了隧道,我心想完了,出不去了。我們當時還擔心繼續塌方并向掌子面方向蔓延。”說起當時的情景,張蘭艮全身發抖。
互相安慰 堅信一定會被救出去
被困人員有一位叫胡澤龍,他是中鐵隧道局云桂鐵路一標段員工,他不斷對大家說:“我們不要怕,不要擔心,外面有施工區的領導,還有很多工友,他們一定會救我們的。用挖機挖塌方體,幾個小時就可以出去了。”
“生死時刻,盡管很害怕,但更需要冷靜。”張蘭艮說,在胡澤龍的鼓勵下,大家都附和著他的話互相安慰,逐漸平靜下來。洞里黑糊糊的,工友們一個挨著一個躺在地上休息。
“躺在地上的時候,我的心情很復雜,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出去。空間這么小,氧氣用完我們就死定了。”張蘭艮說。
用力敲鋼鉆 傳遞出生命信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有的工人睡著了,有的工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突然,“嗚嗚嗚……”的聲音從塌方體中傳來。
張蘭艮說,他們趕緊打開電筒圍過去看,過了一會,一根鉆管鉆了出來。大家馬上找來小錘,有三個工友拿著錘用力敲,敲了幾下外面沒有動靜,當時大家都屏住呼吸聽外面的反映,現場一片寂靜,幾分鐘后又接著敲。
“嗡嗡嗡……”外面有了回應,大家都非常激動,有的工友流下了淚水。
饑餓難忍 有人喝管子里的臟水
“當時我們有兩把手電筒,為了節省電,不到關鍵時刻都不打開。有幾個工人身上帶著手機,電話打不出去,只是看時間時用一下。”張蘭艮說。
隧道里沒有食物和水,大家堅強地忍耐著。
來自四川省樂山市的21歲彝族小伙子哈來加加說,我和一個工友坐在一起,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有的工友太渴了,就喝地上管子里的臟水,我當時很害怕,什么也不想吃,就想早點出去。
張蘭艮說,事故發生前,他們已經在隧道里工作了一天,事發后又困在隧洞里20多個小時,疲憊不堪,饑餓難耐。“那時我們最想要點吃的東西和水,要是鉆桿換成管道就好了,就可以給我們送吃的進來。”
“生命通道”打通后 饑餓問題解決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外面的救援工作在緊張進行著。
張蘭艮說,被困了大概27個小時左右的時候,“生命通道”打通了,現場一片沸騰,大家一下有了精神,扶著胡澤龍爬上塌方體,抱著管子大聲喊:“我們要吃的東西,什么吃的都可以,另外還要點水。”
過了一會,火腿腸、礦泉水、方便面、牛奶、餅干,各種吃的東西不斷從管道中傳進來。工友們馬上分了吃,一個個狼吞虎咽。
隨后,通過“生命通道”傳進來了電線、視頻線和電話線,工友們很快修復了電線,被困的地方恢復了照明。很快,電話線也接通了,胡澤龍不時和外面打電話,了解外面的救援情況,然后告訴被困的工友,讓大家安心休息。
救援通道進展緩慢 又是4天的煎熬
從“生命通道”還傳來另一個好消息,外面調來了620大口徑鉆機,幾個小時就可以鉆通“救援通道”。大家都在等待著。
15日深夜,云南省省長李紀恒來到了隧道中,與被困工人進行了視頻通話。張蘭艮說,“李紀恒省長讓我們不要擔心,他們會全力救我們出去。”
張蘭艮說:“當時我們都非常激動。誰也沒有想到,后面救援出現了那么多曲折。16日下午,620鉆機鉆到了塌方體邊緣,塌方體上面不斷掉土石下來,我們以為馬上就可以出去了,但過一會就沒了動靜,外面告訴我們出了故障。”
挖導洞也遇到各種阻力,一直沒有挖通。
獲救 重見天日的感覺真好!
為了舒緩大家的焦慮情緒,救援人員通過管道送了幾副撲克牌進來,工友們分作幾組打牌消磨時間,有的工友則躺著睡覺。
張蘭艮說:“19日下午,外面告訴我們,620鉆機修好重新開鉆了,導洞也進展順利,馬上就可以出去了。我們想,這次肯定有一個方案可以成功。”
620鉆機率先打到了塌方體的邊緣,就差幾十厘米的地方,土石不斷滑下來,工友們不敢過去幫忙。這個時候導洞也馬上通了,工友們拿起工具從里面挖,僅過了半個多小時,導洞就挖通了。
“我們快速穿上衣服,拿上各自的東西,一個跟著一個,從導洞里跑了出來。”張蘭艮看著窗外笑著說,“重見天日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