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臺灣“餿水油風波”,今天上午,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稱,經過檢驗檢疫機構初步核查,大陸沒有“全統香豬油”進口,國家質監總局已經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暫停受理使用該油品的臺灣產品報檢,全面排查以往的進口記錄。
最新進展
臺行政機構重申“餿水油”
為不法產品將從嚴追訴
據報道,臺灣衛生部門下轄食品藥品監管單位8日公布相關檢驗結果,此前查獲以餿水油等混制的“全統香豬油”符合標準。但該單位表示,由于原料來源是回收廢油,違反相關法規,相關制品都須下架。
本月4日,臺灣警方通報,經查發現郭姓涉案嫌疑人經營地下油廠,用回收餿水油和皮脂油等混制食用油,強冠公司則以低于市價的價格購進并制成“全統香豬油”上市販售。據查,強冠公司向下游235家業者出貨問題油品782噸。
昨日,臺灣行政管理機構召集衛生、經濟、農業等事務主管部門進行研商。有關人士在會后指出,相關問題油品初檢雖然符合標準,但仍存在風險,將擴大抽驗,并要求所有業者下架回收。
臺行政管理機構副負責人毛治國表示,使用劣質豬油混充食用油進行販售,已違反食品衛生相關法規,屬于摻偽假冒的惡劣犯罪行為,將從嚴追訴。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9日表示,根據臺灣當局提供的最新資料,目前尚未發現劣質豬油流入香港市場。
截至目前,臺灣當局查獲兩款由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用劣質豬油制作的產品出口至香港。據報,香港的入口商共進口了5400罐有關產品。
涉臺灣“問題”食品
8700件暫行下架
今天上午,國臺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稱,經過檢驗檢疫機構初步核查,大陸沒有“全統香豬油”進口,國家質監總局已經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暫停受理使用該油品的臺灣產品報檢,全面排查以往的進口記錄,如果有進口,立即下架召回。
報道稱,上海市食藥監局6日通知相關企業自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和質檢部門公布的問題食品予以下架,共發現并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袋)。
目前,上海市食藥監局監管人員已經對上海所有銷售臺灣食品的超市、專賣店、百貨公司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對象主要是媒體講到的臺灣可能涉案的產品,發現了8700件問題食品,先暫行下架,再由企業自證清白。
上海食藥監部門表示,要求相關企業切實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如銷售涉及臺灣食品必須提供合格證明,違者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追訪
臺“香蒜吐司”涉問題油 淘寶同類產品在售
臺灣方面最新消息稱,彰化縣上泓食品行被發現使用“全統香豬油”制售“香蒜吐司”,這批“香蒜吐司”由桃園縣溢旺貿易實業有限公司委托生產。
調查發現,溢旺貿易將這批問題吐司銷售給16家臺灣本地商販以及1家大陸商販,但桃園縣衛生局并未透露這些下游經銷商的名稱。
“香蒜吐司”在臺灣被稱為夢幻零食,曾在臺灣著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中亮過相,被譽為“好吃到流淚”的食品。
記者上午登錄淘寶網,搜索“香蒜吐司”這一產品,有133個結果。不過,記者逐一點開上述產品發現,除了部分香蒜吐司標注了商標和生產廠家外,半數左右號稱來自臺灣的香蒜吐司均沒有注明品牌。
5日,記者發現,被曝味全12款問題批次產品中的豬肉松在淘寶7家店內銷售,今天上午只有一家還能查詢到該商品,且銷售記錄為“0”。
電商直營臺灣商品 暫未發現問題
昨日,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大型超市發現,進口食品中來自臺灣的比較少。
某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臺灣食品在超市的銷售種類主要以水果等農產品為主,包裝食品由于供貨量有限或價格過高,難以符合超市的銷售方式和購買人群。
隨后,記者采訪部分曾經舉辦過臺灣食品節的商場和超市,對方均稱,臺灣食品節并非商超自己引進貨源。“大多是和貿易商合作,一般銷售的食品比較新奇特,比如臺灣的高粱酒、魚子醬、茶葉、糖果等,點心相對少些。”北京某外資商場的負責人說。
臺灣食品在大陸的另外一個主要銷售渠道是垂直電商。本來生活、我買網、順豐優選等電商平臺上,臺灣食品有不下百種,除了酒水飲料,主要就是點心、糖果、零食等,涉及的品牌也非常分散,如鑫記、自然素材、寶貝滋養、臺灣啤酒、臺灣大自然Taiwan Nature、皇族、品綺、金蘭、寧記、食在好味、雪之戀、維盛發等,但記者未查詢到“餿水油”事件中的涉事品牌。
今天上午,多家電商平臺未回應記者的采訪,某大型電商稱,沒有涉“餿水油”食品在售。
涉事品牌及產品
地區 涉及企業 產品
臺灣 味全 豬肉松、肉醬等
臺灣 85度C 成品面包
臺灣 溢旺貿易 香蒜吐司
臺灣 憶霖企業 蔥油包
臺灣 喜多福 沙茶拌醬
香港 美心集團 菠蘿包
澳門 晃記餅店 不詳
澳門 圣美利餅店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