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媒體報道部分路段青奧會前栽種的綠化樹大量死亡一事,南京市河西新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昨天下午回應,報道中提到的鄴城路、江東南路兩條道路枯亡苗木共97棵,成活率只有98.6%,符合國家規定的成活率標準。
9月9日,有人拍到南京建鄴區青奧村附近的鄴城路、江東南路,數名工人冒烈日把道路兩旁枯死的大樹連根挖出,然后截斷再裝車運走。照片顯示,其中一處堆放點,就有六七棵枯樹躺在地上,據說這些樹的直徑二三十厘米,有五六米高。
有報道援引一名現場作業工人的說法,質疑這些樹枯死“完全是反季節栽植造成的”。據稱,為了迎接今年在南京舉行的青奧會,當地有關部門突擊栽種了大量樹木。
河西新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昨天下午則通過官方微博回應說,報道中提到的鄴城路、江東南路兩條道路枯亡苗木共97棵,成活率有98.6%,符合國家規定95%的成活率標準。
按照該回應的說法,今年5月,河西管委會實施了河西南部道路建設和景觀綠化工程。為提高工程質量和樹木成活率,管委會在工程招標合同中,明確要求綠化工程竣工后兩年內由綠化施工單位負責養護并負責包活,如有苗木枯死,由綠化施工單位負責更換。
援引南京市河西新城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時斌剛的說法,這些苗木大多在5月份移植完畢,6月底道路就已開放,并非反季節突擊移植。目前,施工單位正在移走枯亡苗木,網傳照片正是在這個更換過程中拍攝的。
南京近幾年屢次因為樹而陷入爭議。2011年3月,南京市政府為建設南京地鐵3號線以及10號線,長江路、太平北路一帶有五六十年樹齡的上百棵法國梧桐樹被砍伐遷移,一度引起民間抗議;2012年5月,該市又因機場路的兩側挖了因土壤條件差而長不大的小香樟樹,換種大香樟樹而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