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法院日前頒布禁制令,禁止示威者阻塞旺角、金鐘等地道路,為商戶和附近居民帶來一線曙光。然而,不少示威者仍無動于衷,堅持留守,一些人甚至鼓動“占領”機場。
堵塞機場屬于嚴重罪行
據香港《星島日報》22日報道,20日晚在旺角數百名示威者的圍觀下,一名張姓男子站在高處并用麥克風發言,鼓動示威者占領機場,被市民拍下片段并放上網。該男子自稱是一個非主流基督教會的堂主任,活躍社運界多年,曾多次身穿神職人員服裝參與各項游行及絕食活動,表達政改等訴求。他稱,機場人流多,能讓更多游客尤其是外國朋友和“戰地記者”知道。他“建議”示威者隨時準備幾句對白,說出自己的苦處,讓記者采訪,更笑稱機場有冷氣,可以沖澡。該男子還稱,雖然機場的地點非常遙遠,但可以進行“輪更制”,且警方平日封鎖示威區,但不能封鎖機場,否則會使事件鬧大,更揚言“其實有很多玩法,玩法要創意,去到機場玩過才知”。《星島日報》認為,極端分子此舉企圖有組織地癱瘓航空樞紐,進一步給港府造成壓力。
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許鎮德22日在記者會上稱,有人在網上鼓吹或煽動市民圍堵香港國際機場,企圖制造混亂,此行為違法且不負責任,警方予以強烈譴責。他說,任何人在機場范圍內破壞公共安全或做出不當行為,可能會觸犯《公安條例》或《機場管理局附例》。有資深警官警告稱,堵塞機場屬于嚴重罪行,若公然號召市民占領機場制造混亂,將涉嫌觸犯《公安條例》第19條“暴動罪”,最重可被判監禁10年。
示威者拒不執行禁制令
不少香港輿論認為,“占中”局勢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失控的跡象。在高等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的旺角和金鐘等地區,示威者仍然通宵留守。《東方日報》稱,臨時禁制令禁止示威者堵塞金鐘一帶中信大廈停車場出入口及附近道路,大廈管理公司21日派出職員,放下大堆禁制令供人取閱,但大部分人拒絕領取。多名保安員出手清拆鐵馬時,一度與示威者發生口角。泛民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到場交涉,稱有示威者計劃本周五就延長禁制令進行聆訊時到法庭提出反對理據,呼吁中信方面暫緩行動。據悉,中信代表曾向示威者提出警告,稱他們可能要負法律責任,但示威者根本不理會,更有數名青年坐在鐵馬上。參與集會的鐘姓學生稱,他已觸犯了非法集會罪,但基于“公民抗命”,不介意再觸犯藐視法庭罪。22日上午,中信大廈繼續清理龍匯道的障礙物,但仍有集會人士以“索帶屬于私人財物”為由阻止。
被視為“瀕臨暴亂邊緣”的旺角一帶,21日深夜聚集人數不降反增,有人將雨傘“拆骨”,放置在路障上變成“倒刺”。學聯秘書長周永康22日稱,是否再與政府對話仍未可知,目前仍會繼續堅守占領據點。
持續“占領”給香港民生造成嚴重影響。《大公報》22日形容中信大廈“仿如一座死城”,多家飯店繼續“十室九空”,最多不過兩三人。中港旅游協會代表陳先生透露,經營內地入境團為主的會員9月至10月的業務量減少三四成,訂房、租車、餐飲和導游費等支出損失龐大。
輿論呼吁維護香港核心價值
特首梁振英稱,希望占領香港不同街頭的人士除了考慮社會利益、以大局為重外,也要考慮自己在民事、刑事和蔑視法庭出現的種種責任。代表出租車業界申請禁制令的律師鄺家賢稱,沒人可以拒收禁制令,違反禁制令被判藐視法庭的罰款和監禁年期可以無上限,而要控告占領者也不需要索取個人資料或姓名。大律師馬恩國說,禁制令內容清晰列明毋須親手送到示威者手上,示威者亦有責任遵守,否則涉及藐視法庭,刑罰最高可能是終身監禁。民建聯21日發表聲明稱,如果“占領”者堅決拒絕遵從法院判決,不單損害法庭權威,更會嚴重動搖香港社會辛苦建立的法治基礎。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還稱,法院在做出裁決時,“公民抗命”并非考慮因素;戴耀廷身為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不應鼓動他人借“公民抗命”為減刑理由,這是公然藐視法庭。
香港《大公報》22日稱,法治從來都是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對付非法、無法、違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嚴格執法。《東方日報》稱,臨時禁制令禁止示威人士占據旺角的交通樞紐,“這把占中抗爭轉移至法律的范疇,撇除了政治的爭執”。它體現了法庭和法治體制的權威,不可能用“公民抗命”來抗拒,因為后者是否定法治,即從政治抗爭轉變為反對香港總體的法治制度與精神,性質完全轉變。文章認為,對臨時禁制令遵守與否,可構成“占中”轉折點:不遵守,則香港全社會可以討伐,也代表示威人士已超越“公民抗命”,變成破壞香港法治的暴徒,政府便只有一個選擇——武力清場,“這是香港捍衛法治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