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發生在舒蘭市小城鎮八道村的吃黃牛案件的“兇手”身份已被揭開,經鑒定為世界上數量稀少的遠東豹,目前仍“逍遙法外”。
這個月,在20多公里外的舒蘭市上營鎮正陽村,8只山羊又離奇死亡,專家通過調查發現,兇手還是遠東豹,而且很可能就是之前吃牛的“兇手”再次作案。
村民:死了8只羊19只失蹤
46歲的石中友家住舒蘭市上營鎮正陽村。他家養了39只奶山羊,每天散養在附近的山上,羊認識回家的路,有時一撥,有時分成兩撥,自己就能找回家,基本不用他操心。
11月6日早上,他將山羊放了出去,“沒想到羊兩天沒回家。”石中友這下可著急了。8日15時30分許,他到附近的山上尋找,突然發現地上有一堆羊毛,“我走到跟前一看,一只羊已經死了。”繼續往上山走,又發現一只死羊,“羊脖子上有對稱的兩個大洞,腿上肉都沒了。”這是一只成年羊,它身下還壓著一只羊羔,羊羔的脖子上也有傷口。一路上,他發現共有8只山羊死亡。
他又走了近一個小時的山路,在河邊、山崖附近,陸續發現活羊,最后總共帶回12只羊,另有19只羊下落不明。
觀察:捕殺專業一擊致命
“我想起前段時間小城鎮八道村豹子把黃牛吃了,我估計這些羊可能還是被豹子吃的。”石中友撥打了110報警,并聯系了舒蘭市林業部門。11日14時許,記者和吉林省林科院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吳景才、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唐景文、舒蘭市林業局動保科科長畢靖吉等一起到達石中友所在的村子。但并未發現明顯的遠東豹蹤跡。
15時15分許,在這個山的高處,一叢白色在滿山枯葉中分外顯眼。“就是這里,我找到了第一具羊的尸體。”石中友說,兩天前他上山的時候,羊的尸體還在,現在不知道為啥不見了。
“這應該是遠東豹去而復返了,又回來吃羊肉了。”吳景才說,貓科動物喜歡吃肉但是不喜歡吃毛,所以捕殺動物后會將毛拔掉。
在山頂有一只死羊,腹部有一個大洞,內臟已被掏空,四條羊腿基本都沒有肉了,喉嚨處兩側各有兩個大洞。“內臟應該是烏鴉或者狐貍等給掏空的,但這羊應該還是遠東豹先獵殺的。”吳景才說,“看這羊喉嚨處的傷口,捕殺很是專業。大型貓科動物有這個習性,一擊致命。”
“8號我上來的時候,這個羊身下有個小羊羔的,就是脖子被咬斷了,9號再上來,羊羔被弄到上面十幾米的地方了,今天再上來,不見了。”石中友說。
吳景才和唐景文說,另外6具羊尸體所在位置距離這兩個地方不遠,此前已經確定了坐標。
分析:可能是上次的遠東豹
據畢靖吉介紹,最近幾天,有多位居民反映,在距離正陽村25公里左右的一個林場內,發現了疑似遠東豹的足跡。有村民拍下了照片,傳給舒蘭市林業局。“其中有照片拍攝得特別清晰,很明顯是豹的腳印。”唐景文說。吳景才表示,遠東豹的腳趾長短差不多,而東北虎的腳趾長短不一。因此初步判斷,這次吃羊的應該還是遠東豹。“我們剛才爬的山,可能就是這只遠東豹的棲息地。林場以及在小城鎮發生的吃牛事件,可能都是它游蕩過去的。”唐景文說。
“遠東豹的活動范圍是大約120平方公里,上營鎮與小城鎮相距大約25公里,并不是長途,它很容易可以過去,屬于它的活動范圍。”吳景才說,25公里對于豹來說,就是“溜達”。而且豹的領地之內是不會存在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因此這次吃羊的遠東豹,很可能就是上次吃牛的“兇手”。
不過,這只遠東豹是否會長期在正陽村附近居住,專家表示現在還不能斷定,“主要取決于其食物是否充足。如果食物充足,有可能會長期駐扎這里。”吳景才說,舒蘭境內歷史上曾有遠東豹存在。
分布:我省境內不低于15只
據唐景文介紹,遠東豹是豹的一個亞種,因為身上有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稱“金錢豹”。它是北方寒帶地區體型僅次于東北虎的大型貓科動物。
有資料記載,遠東豹曾廣泛分布于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的森林中,而現在在世界上的野生數量分布已僅剩40只左右,瀕臨滅絕,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在吉林省,遠東豹的數量在回升,但仍然處于極度瀕危狀態。”唐景文說。
吳景才介紹,我省吉林市往東,包括琿春、汪清、黃泥河等地都有遠東豹的分布,數量應該不低于15只,但估計不會超過20只。
畢靖吉表示,上一次在小城鎮八道村吃牛的鑒定結果確為遠東豹,但無法確定數量及性別。“這次除了收集到了毛發,我們還發現了疑似遠東豹的糞便。”這對鑒定起到很大作用。因為,通過糞便可能檢測出遠東豹的性別等相關信息。
11日,他已經將糞便送到研究中心,預計幾天后會出鑒定結果